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家新建醫院如何能辦成一家包括患者、業內、上級單位等多方都認可的醫院,這還挺難的。
2023年,是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南醫大深圳醫院”)正式運營的第八年。談到這一年,該院院長廖四照表示:“平平安安,平平穩穩,有一定的成績和領悟,也感覺到差距,不知不覺又老了一歲。”他笑言,這一年,有拼搏,有辛苦,有喜悅,有苦澀……像“酸甜苦辣”的生活本質。
過緊日子的思想
隨著2022年底全國疫情防控措施調整轉段,2023年初,國內各公立醫院的管理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重擔。
新冠患者就醫需求激增、醫藥耗材器械資源緊缺、醫護人員同期大面積感染,是醫院面臨的三重難題,廖四照面臨的情況也不樂觀,“我當時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所有重病人到了我們醫院,盡可能不往外推,那段時間,我每天早晚兩次去急診現場協調,真的挺不容易,我們算扛過來了。”
但疫情帶給全社會的影響遠未結束,公立醫院承受了巨大的經營壓力,2023年,廖四照感覺醫院運營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在深圳都有這樣的感覺,其他地方可能更明顯,過緊日子的思想,我想全國各個醫院的院長都有體會。”
“所謂過緊日子,我覺得有幾點,首先是要把成本要管控好,而在運營方面,無外乎是提質增效。”2023年,南醫大深圳醫院圍繞國考和醫院戰略目標,以降本增效為核心,在運營管理方面,深化推進科室成本核算應用,管控好成本;健全科室運營指標體系,開展多維度運營分析。在績效改革方面,不斷優化績效獎金方案,發揮績效獎金指揮棒作用,加大質量、收益的權重比例,促進國考核心指標改善,為醫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還加強醫保信息化平臺建設,完善精益管理手段,全面推進醫保病種成本核算,強化病種收治動態調控引導等。
經過一系列運營調整,“2023年,南醫大深圳醫院的總體運營還是不錯的,總之,過緊日子就是要精打細算,不能大手大腳。”廖四照強調說。
這件事是有意義的
過去4年,廖四照致力于推行精益醫療,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流程、轉變服務模式,逐步構建了具有南醫深院特色的精益醫療管理體系,為患者提供更滿意的就醫服務,為新建醫院高質量發展轉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探索。在精益醫療的助力下, 2022年該院高分通過三甲評審。“今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們通過了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整個2023年都在忙這個事。”
廖四照所說的《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是由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歷經近一年時間編制完成,并以97%的得分率,獲得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EEA)的認證。與美國JCI、澳大利亞ACHS一樣,醫院通過認證,既能與國際接軌,也是國際醫療保險認可支付的依據:購買國外醫療保險的患者,可以便捷地刷著“商保”在中國的醫院看病。
據悉,這是中國首個獲國際認可的醫院評審標準,包含“醫院功能與任務”“患者安全、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以及“醫院管理”三章內容,不僅是“三甲”標準的升級,也是與國際標準的融合,具有質量安全精益化、風險管理全域化、職業安全體系化、人文關懷細致化、醫患關系坦誠化五大優勢。
2022年10月,南醫大深圳醫院積極主動報名,成為全國首批13家參評醫院之一,歷時8個月,成為全國首家通過國際認證的醫院。
“它增加了一些國際元素,從不同的視角來看醫院的質量和安全,比如說人、機、料、法、環、流程、薪酬制度等等,看整個醫院的體系能不能保證患者安全,因此,這是一次系統全面的檢驗。”
廖四照表示,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通過認證,可以更好規范醫院的質量和安全管理,促使醫院建立一個更好的體系:醫務人員在這個體系里面,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患者在這個體系里面就醫,盡可能不受損害或少受損害。
我感到了壓力
新年伊始,廖四照便感到了壓力。要理解廖四照的壓力,就得了解他與南醫大深圳醫院的淵源。
2015年12月,南醫大深圳醫院借著深圳“三名工程”政策東風,背靠“大南醫”雄厚醫療資源,在首任院長廖四照掌舵下起航。建院以來,廖四照和南醫大深圳醫院領導班子都把“贏得患者信任”作為醫院發展的頭等大事。如今,這家年滿八歲的新建醫院,不僅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實現了建院初衷——“大病不出深圳”,更有西安、桂林、長沙等外地患者慕名而來。然而,這家新建醫院面臨著作為大學附屬醫院和走向研究型醫院的更高要求——醫教研全面發展。
“我們畢竟是新建醫院,無論是學科人才,科研教學,還是學術地位,都和其他老醫院存在一定距離。比如在2022年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因為科研成績不是特別理想,我們排名有比較明顯的下滑,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廖四照說。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一家新建醫院如何能辦成一家包括患者、業內、上級單位等多方都認可的醫院,這還挺難的。”
他最近去南醫大皮膚病醫院學習交流時,得到不少收獲:這家規模并不是很大的專科醫院,“國考”的科研成績居然是100分。
“一是重視,二是舍得投入,三是要有專門的人員去從事科研工作。”對照別人的經驗,廖四照比較自家醫院,“這個想法我們之前也有,但我們執行還是有點慢,動作不夠大。”所以接下來,“一定要努力的,再給我一兩年時間,我一定會補齊短板,排到區域的第一梯隊去。乘借大學深圳戰略的東風,成為名副其實的灣區名院。”
來源:中國醫院院長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