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包含郁美凈在內的23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10月26日,郁美凈公眾號發布回應,稱抽檢不合格樣品為假冒產品。(據10月28日新京報)
郁美凈是國貨老字號,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由于最早開創了國內兒童類的護膚產品,一直被視為品質過硬、安全可靠的代表。而此次被通報的不合格產品,又正好是其明星產品“郁美凈兒童霜”,自然會引發消費者的強烈關注。
畢竟,很多家庭買郁美凈的產品,都是給孩子用,也是出于對國貨的認可和信任。孩子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如果真如通告所言,兒童霜菌落總數超標高達1280倍,那么產品很可能已經變質,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導致過敏,對皮膚造成傷害。
但是,這件事突然反轉,令人始料未及,而又百味雜陳。郁美凈很斬釘截鐵地回應稱,藥監部門抽檢的樣品為假冒產品。也就是說,老字號并沒有做出這么劣質的產品來自砸招牌。這對于品牌而言,當然是必要的澄清,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卻很難說是松了一口氣。
因為,監管部門抽檢,一般都是在市場流通領域隨機抽查,也就是說,這些假冒偽劣、菌落超標的兒童霜,也是在市場上流通的,而且還山寨了知名品牌,更具有迷惑性,連藥監部門都騙過了,要騙過消費者豈不是易如反掌。如果有人沖著郁美凈的品牌去買,買到的卻是這種劣質的假貨,損害了孩子的健康,蒙受了不必要的損失,那不是更加糟心嗎?而從品牌角度來看,即便本身的確是清白的,但市場上假貨如此橫行的話,消費者出于保險起見,可能也不會再選用這一品牌的產品,辟謠再快,也是無效辟謠。
沒做過的事當然不應該背鍋,品牌洗脫冤情,挽回聲譽,都是必要的。但事情不能就此結束。這些假冒偽劣產品究竟是從哪里抽檢出來的?它們是怎么流到市場上的,又是在哪里生產出來的?還有沒有其他的劣質假貨在銷售?這背后是否存在專門山寨正規品牌的造假鏈條?這些問題關乎品牌的名譽和公信力,更與消費者的健康權益息息相關,必須要深挖到底,并徹底解決,消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當然,打假殊為不易,光靠品牌可能很難做到,還需要監管部門繼續開展監督檢查,協同執法,徹底摸清造假售假的黑產鏈條,并予以堅決地鏟除,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凈化市場環境,讓大家能夠安心買國貨。
(來源: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