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等因素沖擊,金融活水幫助多家實體經濟企業“邁過了難關、恢復了元氣、顯現出活力”。近期,許多大連制造業等實體經濟企業得到農行、中行等國有大型銀行的金融支持。在大連銀保監局組織開展的國有大型銀行攜手促大連振興專項行動支持下,有效的金融服務手段正助力實體經濟企業走出困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金融服務方面,一直面臨著如何做好對實體經濟薄弱領域融資采取有針對性的配套制度,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等難題。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金融服務的手段、質效直接影響著實體經濟發展。對于地方金融機構而言,應拿出實招,以高效高質的金融服務,推動地方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產業按行業劃分各有特色,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就應緊扣這些特色產業出實招,有針對性地開展金融服務。如針對高端裝備制造、化工、汽車制造等重要實體經濟領域,大連市的國有大行紛紛推出量身定制的金融產品,為核心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提供融合性金融服務方案,同時發揮這些地方金融行業在制造業、化工等行業的信息等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更為全面高效高質的金融服務。地方金融機構可圍繞這些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地方特色產業制訂金融支持方案,不斷強化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實體經濟領域的資金支持,加大對相關企業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等措施,助力制造業等產業強身健體。
與此同時,地方金融機構都有各自服務經濟建設的特長,可根據各自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資源,拿出極具特色的服務措施,助力企業高效發展。如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出科技金融專項支持,針對實體經濟企業推出“科技銀行”服務、科技金融產品,針對企業具體科研項目推出配套金融服務等。科技金融助企創新,農業金融可助農增收。像大連農行以“一地區一產業一方案”對接各地農業產業需求,推出“櫻桃貸”“草莓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帶動投放農戶貸款1.08億元,助推地區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讓實招見實效,細致入微且針對性強,緊貼當地實體經濟發展實際的金融服務手段,不僅有效解決了當地實體經濟企業的困境,更讓創新、擴鏈、優化產業結構等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顯現出活力。 (經濟日報 作者:蘇大鵬)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