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亂象廣為詬病,雖經多次整治但一時難以根治。近日,湖南永州一男子假冒“高一年級班主任”身份拍了一段在講臺上訓話的視頻走紅網絡,又引發了人們對這一亂象的關注。
該男子長相兇惡,舉止打扮頗有“社會人”的味道,這與人們認知中的人民教師形象反差巨大,因而很快引發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其為“史上最兇班主任”,還有網友表示孩子看了視頻后更恐懼上學了。
11月4日,永州市教育局表示已報警處理。這段視頻也已經下架,有律師表示冒充教師身份雖不構成招搖撞騙罪,但如果以此牟利數額較大則可能觸犯詐騙罪。
隨著網絡直播、短視頻風靡,一些亂象滋生,并伴隨著監管的升級而不斷變種,其背后根源還是平臺的放任甚至故意利用,以及機構、個人為流量、吸金不擇手段。
模仿是網紅拍攝短視頻或者直播的主要手法之一,客觀而言,不少網紅的模仿頗具才藝,也深受網民喜愛,一些網紅還通過模仿傳播正能量、反諷不良風氣,這些只要不涉及侵權,大抵上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不可否認,也有不少網紅走入歧途,“色、丑、怪、假、俗”大行其道,迎合惡趣味,甚至故意混淆視聽,給網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十分不良的影響。
模仿不是沒有禁區,永州這名網紅的行為無疑玷污了人民教師的形象,理應譴責。類似的還有網紅模仿醫生,一身白大褂,表面看在講解生殖知識,話語間卻充滿了性暗示,也讓不明真相的網民對醫生的形象產生困惑。
更有甚者模仿公職人員,夾江縣人民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男子劉某假冒警察拍攝短視頻100余條,冒充警察與多名女性戀愛、騙取財物,最終被以招搖撞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今年4月以來,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清朗·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16家重點直播、短視頻平臺共處置違規直播間56.3萬個,清理違規短視頻235.1萬條,關閉違規用戶賬號12萬個,處置處罰違規主播、短視頻賬號21.86萬個,行業面貌有了較大改觀。
專項行動有期限,但從嚴整治無限期,對網紅亂象等要保持持續的高壓,要進一步壓實平臺的主體責任,這是營造良好網絡空間的應有之義。
持續推進短視頻亂象整治也需要網民的加入,共同抵制魑魅魍魎,守護“精神家園”。
楊江/文
?
?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