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午間,醫美概念股奧園美谷(000615.SZ)因大幅下修業績而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在多家業績修正預告中,奧園美谷的修正幅度過大。在年報預披露日前的半個月公司公告,公司由預計虧損1.13億元至1.68億元,擴大至巨虧8億元至16億元。虧損金額上限擴大約8倍。同時,凈資產可能為負,為-1.70億元至6.30億元,股票可能觸及退市風險警示。
業績修正預告后的首個交易日奧園美谷股價“一字”跌停。
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奧園美谷說明負債計提金額是否合理合規,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內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修正業績前一周,奧園美谷前任財務總監林斌離職,4月份才入職的江永標替任。
“突擊”計提10億元
業績修正與奧園美谷新增重大訴訟事項補充計提等原因相關,也是受此前剝離的地產業務所拖累。
新增重大訴訟公告顯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下稱“信達資管”)對奧園美谷為關聯方京漢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統稱“京漢置業”)提供的擔保債務進行起訴。
由此,奧園美谷作為被告新增涉案金額約6.29億萬元。此外,近十二個月公司及子公司作為被告的案件涉及金額合計為1.00億元。
業績修正公告顯示,基于審慎性原則,針對奧園美谷可能承擔或有擔保責任等事項的預計損失,計提預計負債約10.21億元。
讓人疑惑的是,計提金額超過新增訴訟涉及金額近4億元。
就此,深交所要求奧園美谷說明本次預計負債計提依據、計提比例、計算方式及會計處理過程,是否存在未收到訴狀即計提預計負債的情形,是否存在報告期內集中計提預計負債的情形,預計負債計提金額是否合理、合規。
早奧園美谷在2022年半年報時,已對京漢置業債務提供連帶責任計提負債1.87億元,當時連帶責任擔保余額為15.79億元。
因此,深交所還要求說明,前期預計負債計提是否充分、合規。京漢置業是否存在債務逾期未履行還款義務的情形,如是,上市公司是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訴訟公告還顯示,信達資管訴訟案件及后續其他案件可能會導致奧園美谷及子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債務交叉違約。
為此,深交所要求奧園美谷結合償債能力,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債務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年報前財務總監離職
奧園美谷前身為京漢股份,主營為地產業務。2020年4月,奧園集團入主京漢股份,并于2021年7月將地產業務剝離,將京漢置業等三家公司股權轉讓給奧園集團,進而徹底轉型至醫美領域。
因主營轉型,奧園美谷股價也曾因此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初股價大漲超過5倍。
站在當下來看,這一賽道的更替本為明智之舉。然而,奧園美谷并未借勢高景氣度的醫美行業而重生。
不僅如此,奧園美谷與京漢置業的擔保關系也未解除,而形成關聯擔保,埋下隱雷。
奧園美谷近年業績江河日下。2020年至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5億元和-2.53億元。若2022年巨虧年報披露,則公司或觸及風險警示。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持續經營能力及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同時,深交所還要求奧園美谷說明知悉可能導致凈資產為負的最早時點,是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公司在財務管理及信息披露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奧園美谷控股股東深圳奧園科星投資有限公司早已自身難保。4月初公告顯示,奧園科星所持股份被司法再凍結、輪候凍結。累積被凍結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100%,合計輪候凍結股份是其所持股份比例的超過3倍。
值得注意的是,奧園美谷2021年年報披露也出現過業績預告與實際數據相差過大現象。
2022年1月29日,奧園美谷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度歸母凈利潤為-850萬元至-1150萬元。4月27日,修正預告中,預計公司2021年度凈利潤為-2.5億元至-3億元。最終年報為虧損2.53億元。
為此,在去年8月,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深交所對奧園美谷及公司時任董事長胡冉、總裁范時杰、時任財務總監林斌等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的決定。
前董事長胡冉已與2022年10月離職,副總裁、財務總監林斌則卡點在2023年4月業績修正預告披露前離職。今年3月10日副總裁陶久欽也因個人原因去職。
新任財務總監江永標曾任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助理、集團財務經理。
奧園美谷股價自2021年年中高位至今,不到兩年時間已縮水超過80%。4月19日,公司股價全日低迷,下跌4.99%,收于5.14元/股。
來源:界面新聞(記者 張藝)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