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發布了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兩份財報的營收與凈利均實現雙增。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66億元,同比增長20.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07億元,同比增長20.07%。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64億元,同比增長20.47%;實現歸母凈利潤25.71億元,同比增長22.14%;
在致股東信中,董事長李西廷更是豪氣地表示“要做行業發展的‘燈塔’”。但在加速之下,邁瑞醫療也暗藏隱憂。
從整體業務結構看,生命信息和支持業務占據邁瑞醫療營收的半壁江山,于2022年實現營收 134 億元,占比 44.14%;體外診斷業務實現營收 102.6 億元,占比 33.43%;醫學影像板塊實現營收64.6 億元,占比21.47%。
但從增速來看,邁瑞醫療近年來的業務增速卻在下滑。其中,體外診斷領域受疫情影響,報告期內增速為21.39%,遠低于2021年的27.12%;醫學影像板塊更是在三個板塊中增速最低,2022年增速為19.14%,較2021年的29.29%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同時,邁瑞醫療的生命信息與支持和體外診斷類產品毛利率也存在下降的趨勢,在2022年分別同比下滑0.06%和2.16%。
在致股東信中,董事長李西廷更是點明了“走出國門”的重要性,認為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未來不應當局限于國內,全球醫療新基建的深藍市場正在為提供高性價比解決方案的企業提供更大的競爭舞臺和更多機會。但體現在邁瑞的國際化進程中,卻并非一帆風順。2022年,邁瑞醫療的境外收入占比為38.52%,而2020年同期瑞醫療的境外收入占比高達47.16%。
另一方面,集采也成了壓在邁瑞醫療頭上的一座大山。但凡被采集選中的企業,就難逃股價下跌,邁瑞醫療的股價表現或許也有此原因。作為A股的明星企業,邁瑞醫療一直飽受投資者關注,疊加2020年來的疫情催化,其股價方面更是增長迅猛。
但和其他新冠概念股一樣,邁瑞醫療自2021年7月1日創下歷史最高點498.5元/股之后,其股價便開始一路下行。截至2023年5月5日,即使是在年報及一季報“喜人”成績頒布后,邁瑞醫療依然僅以314.36元/股收盤,當日跌幅0.20%,和最高點相比已經跌去近四成。
在今年年初,邁瑞醫療還剛因為副董事長成明和發布不超過1300萬股的股票減持計劃而引發熱議。2月3日晚,邁瑞醫療發布公告稱,首發前股東Ever Union(H.K.)Limited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起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30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07%。
這樣來看,李西廷想做“燈塔”其實并不容易,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一直高手林立,國產醫療器械公司也相繼崛起,邁瑞醫療面臨的競爭壓力并不小。(內容來源|商業華觀)
來源:新浪財經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