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公關機關發布案情通告,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松控股”)下屬的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立案查處。至此,擁有26年發展史的雪松控股經歷了輝煌、暴雷、崩塌后暫落序幕。
始于房地產紅利期,終于“做假賬”發售理財產品的昔日“廣州第一民企”,如今落了個“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凄涼”結局。
據媒體報道,自2020年1月起,雪松控股旗下公司打著“供應鏈金融”的幌子,以所謂的“應收賬款”為底層資產,假借各類金交所、產交所、偽金交所通道,向自然人發售了超過350只違規“理財產品”,總規模或超200億元。目前,雪松控股實際控制人張勁已被刑拘。
涉嫌“非吸”被查
5月7日,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發布《關于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案情通告》稱,依法對雪松控股下屬的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查處。
通告顯示,公安機關已對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此外,公安機關已依法提取相關涉案數據,并已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獨立鑒定和司法審計。公安機關已對涉案相關資產予以查封、扣押、凍結。公安機關敦促涉案公司相關責任人員主動配合調查,積極退繳違法所得。對于主動投案、退贓退賠、認罪悔罪的,可以依法從輕處罰。
同時,投資人可憑本人身份證明、合同協議、銀行交易明細、收付款憑證等書面材料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報案登記。
《華夏時報》記者近日向雪松控股公開的媒體事務郵箱發出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記者多次撥打了雪松控股的媒體聯絡電話,通話均在一秒鐘被掛斷,無法接通。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作為一家大型企業集團,雪松控股集團的潰敗是令人遺憾的。這也提醒我們,在商業活動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堅持誠信經營,不得采取非法手段謀取利益。同時,政府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打擊違法行為,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眼見他“起朱樓”
雪松控股成立于2015年,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一家以從事資本市場服務為主的企業。在雪松控股的官網上,也赫然寫著“雪松控股連續四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2021年位列第359位”的字樣。
雪松控股的企業歷史可以一直追溯至1997年在廣州創辦雪松控股前身企業君華集團。
彼時,雪松控股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張勁還是一位年僅26歲的小伙子。巔峰時期的雪松控股,這家廣州本土成長起來從事大宗商品供應鏈的民營企業,也被榮稱為“廣州第一民企”。
當時的君華集團是一家主營房地產的企業。在1998年房改后的住房商品化的時代機遇下,張勁帶領君華集團將廣州南湖國家級旅游區的一處爛尾樓華達山莊盤活為“江南世家”別墅,自此,君華集團在地產領域“立住了腳跟”。2007年,君華集團營收超過30億元,被廣東省委省政府評為廣東省百強企業。
隨后,張勁用22年將雪松控股供應鏈產業塑造成為中國大宗商品領域里的龍頭,并且進入了國際化工供應鏈市場。上市公司雪松發展、齊翔騰達等企業也被收入巔峰時期的雪松控股旗下。
2017年,張勁曾以460.3億元個人財富位列2017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第20位。而在福布斯發布的2017中國400富豪榜中,張勁也名列73位。2019年,張勁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
“眼見他樓塌了”
企業規模的擴大之后的雪松控股,大舉介入金融行業,舉債加杠桿,發售理財產品。
2021年4月,雪松旗下的理財產品陸續出現逾期和違約。至2021年12月,雪松控股發布了《產品兌付安排告知函》,稱“2021年9月至12月到期未兌付理財產品”將延期至2022年1月底兌付。2022年1月30日,雪松控股又發《致歉信》,稱計劃于2022年1月底的理財產品再次延期兌付。
至此,這篇由張勁執筆的《致歉信》也預示著雪松控股的“雷”徹底爆掉。前往雪松控股總部討債的人摩肩接踵,“絕對不能讓張勁跑了”成為他們的口號。而發債平臺雪松實業的絕大部分股權也均處于質押狀態。
后據媒體報道披露,自2020年1月起,雪松控股旗下公司打著“供應鏈金融”的幌子,以所謂的“應收賬款”為底層資產,假借各類金交所、產交所、偽金交所通道,向自然人發售了超過350只違規“理財產品”,總規模可能超過200億元。
2022年2月16日,深交所向雪松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雪松發展和齊翔騰達下發關注函,要求兩家公司說明公司是否參與雪松信托產品底層資產的應收賬款相關的供應鏈業務。
除了“雪松系”旗下雪松發展面臨的重重危機。旗下另一家子公司齊翔騰達也面臨著要約收購。其實早在2020年,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從齊翔騰達退股。不過時至今日,齊翔騰達的一眾高管也與雪松控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2023年4月13日,齊翔騰達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陳暉失聯。失聯的陳暉正是“雪松系”的元老。
失聯的并不止陳暉。5月8日,雪松發展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無法與實際控制人張勁取得聯系,公司已與張勁的工作單位聯系詢問其現狀,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復,無法確定張勁失聯的具體原因。
5月10日下午,記者致電廣州市公安局黃埔區分局,試圖核實通告中被拘的“張某”是否為張勁,工作人員表示無法為記者確認。記者隨后多次致電廣州市公安局宣傳科未果。
不過,天眼查信息顯示,廣東圓方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實控人、高管等名單中,只有一個張姓人士,為雪松控股實際控制人張勁。另據多家官方媒體報道稱,警方通告中的“張某”即雪松控股實際控制人張勁。
來源:華夏時報(記者 張玫 陳鋒 )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