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給了陽光城8天時間。
截至5月30日,陽光城收報0.55元/股,如果在未來8個交易日無法回到1元以上,將被強制退市。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是最壞的結果,而對于陽光城來說,這已經無所謂。
中國樓市一片哀鴻。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包括藍光發展、泰禾、陽光城在內的多家房地產公司面臨退市。
陽光城等企業只是一個開始,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部分房企資金斷裂、經營困難,多項指標踩紅線后難逃退市結局。
陽光城這家曾經閩系房企龍頭,規模一度超2000億,2021年還殺入全球500強,風光一時,企業和它的老板成為各地政府的坐上賓,陽光城借此進一步跑馬圈地,再接再厲。
然而,很快市場急轉直下,陽光城危機隨機爆發,各地項目先后停工緩工,債務違約開始。老板林騰蛟奔走自救,老鄉老友,全部被他一一拜訪救助。
2022年11月,隨著國家救市“三支箭”射出后,陽光城看似迎來轉機,股價一度漲停。
好景不長,2023年以來,陽光城股價開始出現下行趨勢,4月當2022年年報公布后,更是一路下行,直至被警示。
根據規定,陽光城觸及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5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房企對抗風險的關鍵在銷售回款,截至2022年底,陽光城土儲量為2882萬平方米,集中一二線城市,受限自身出險影響購房者信心,相比同行,量價齊跌更為顯著。
2022年,陽光城銷售額降至377億元,同比跌超70%,克而瑞的排名跌到38位。2023年前4月銷售額僅131億元,同比下降15%,排名跌至41位。
2023年前三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4.7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虧損9.22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11元。整體表現依舊疲弱。
錢回不來,債務規模節節攀升。根據陽光城5月12日披露,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包含金融機構借款、合作方款項、公開市場相關產品等)本金合計金額647.32億元,其中:涉及擔保事項的已到期未支付債務本金累計245.62億元;公開市場方面,境外公開市場債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計22.44億美元,境內公開市場債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計194.75億元。總負債達到2744億元。
在整個違約爆發后,陽光城和林騰蛟都在不斷籌錢還債,除了賣地賣項目,也叫停了新拓,部分城市公司合并,員工薪酬下調,控資節流。
然而,事不盡人意。5月5日,陽光城2022年年報遭深交所問詢,要求說明虧損持續擴大、凈利潤降幅遠超收入的原因及合理性。
深交所要求說明報告期虧損持續擴大的原因、毛利率小幅增長但凈利潤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凈利潤下降幅度遠超收入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且大幅下降以及貨幣資金余額大幅下降的原因,并結合公司有息債務情況,分析公司短期及長期償債能力,以及償債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屋漏偏逢連夜雨。5月15日,林騰蛟兄弟之妻吳潔,因旗下龍凈環保歷史信息披露違規事項,受到證監會立案。吳為陽光城實控人,兼任監事長。天眼查顯示,其直接持有福建陽光集團43.74%的股權,后者為陽光城大股東,股比為15.76%。
多重利空,脆弱的市場信心被一步步擊碎。
行業分析人士肖勇認為,陽光城在被警示之后,沒能管理好市場預期。1月31日公司稱,預計2022年凈虧損80億元至110億元。2022年房地產行業整體遇冷,市場對房企虧損已有預期,因此公司股價并無明顯異動。4月29日公司發布的年報顯示2022年虧損125.53億元,遠超市場預期,公司股價隨即封死跌停板。
“防止面值退市應是上市公司的一項長期工作,不能等到1元紅線,股價“雪崩”,公司管理層再緊急推出救市方案,既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也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肖勇稱。
如今,對于賬上只有47.8億元現金,卻有2744億元負債的陽光城來說,一切都無力回天。
看著陽光城的一字跌停,有股民表示“又血虧”、“無戲了”、“欲哭無淚”。
內容來源: 文軒新聞 作者:張敏
轉自:新浪財經頭條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