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問詢函令隆鑫通用(603766.SH)購買私募基金產品的計劃戛然而止。
近日,隆鑫通用公告稱,經董事長審批,公司以自有閑置資金7億元購買華睿千和(天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睿千和”)發行的一年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隨后,在收到上交所對此事項的問詢函后,隆鑫通用又全額收回了前述認購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董事長暨實際控制人涂建華由于巨額債務無法清償,已被多家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至今尚未清償完畢。在此背景下,涂建華以公司名義購買私募投資基金產品的動機及必要性,成為監管的關注重點。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隆鑫通用此前購買的私募產品為混合類基金,且風險收益特征為R4風險投資品種,即中高風險產品。
震蕩市下購買中高風險私募基金
短短3天后,認購私募基金產品的7億元又回到了隆鑫通用的賬戶中。
6月19日,隆鑫通用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6月15日(向華睿千和)支付的人民幣7億元認購款已于2023年6月19日全額收回至公司賬戶。
這筆投資事項被緊急中斷后,引發了市場關注。從表面上看,隆鑫通用認購私募基金產品事項或在流程上存在瑕疵。
據了解,2023年6月14日,隆鑫通用董事長涂建華代表公司與華睿千和及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簽訂了《華睿千和聚財精選一百六十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以下簡稱《基金合同》),公司以自有閑置資金人民幣70,000萬元購買華睿千和發行的期限為一年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
《基金合同》于2023年6月15日生效,隆鑫通用于2023年6月15日支付了合同項下全部人民幣70,000萬元申購款。
按照隆鑫通用的說法,上述認購私募基金事項僅通過了公司董事長的審批。而直至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后,隆鑫通用方才在后續公告中表明:“董事會認為董事長代表公司簽署《基金合同》屬于越權審批。”
并且,購買證券類私募產品這一動作也引發了外界的猜疑。
今年內,資本市場持續震蕩,上市公司認購私募產品的案例并不多。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年初以來,A股僅有3家上市公司(不包括隆鑫通用)公告了認購私募基金產品事宜。
同時,從此前的案例來看,2021年,一些上市公司開始選擇債券類私募基金作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替代。“債券市場低風險、低波動的特征契合了上市公司對閑置貨幣資金保值、增值的需求,畢竟從股東利益出發,上市公司不愿承擔過多的風險。”有私募基金人士指出。
而根據隆鑫通用披露的信息,其計劃購買的華睿千和聚財精選一百六十六號私募基金為混合類基金,且風險收益特征為R4風險投資品種。
在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中,R4屬于級理財屬于中高風險,收益波動較大,其投資于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的比例可超過30%,可承擔較低等級信用主體的風險。
基金管理人方面,華睿千和成立于2014年9月9日,其注冊地址和辦公地址均位于天津市,實繳資本1000萬元,全職全工人數為12人;該公司從事的業務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私募證券投資類FOF基金,管理規模區間為5—10億元,在管產品大約為40只。
此外,從中基協備案信息來看,華睿千和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曾任職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海思半導體擔任項目經理,后加入誠壹千合(北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研究部擔任量化研究員。在誠壹千合任職一年半后,又加入華睿千和投資部。
一位私募人士指出,現金流充足、有大量閑置資金的上市公司確實存在資產管理的需求。不過,購買私募產品,需要上市公司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及風險評估能力,否則,盲目性投資可能會影響到公司主業。
實控人陷債務危機
除了“7億元認購私募產品”一事,監管方面出具的問詢函也耐人尋味。
6月16日,在《關于對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購買私募投資基金產品事項的問詢函》中,上交所指出,“公告顯示,公司本次購買私募投資基金產品應履行董事會決策程序,但公司尚未履行。”
同時,上交所要求隆鑫通用補充披露“涂建華以公司名義購買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否取得公司董事會授權,并說明在未履行董事會審議披露程序的情況下,公司與華睿千和及華泰證券簽訂的基金合同是否生效”。
更重要的是,監管的關注點還在于:隆鑫通用董事長暨實際控制人涂建華以公司名義購買私募投資基金產品的動機及必要性,相關產品底層投資情況和資金去向,投資資金是否直接或間接流向涂建華及其關聯方,以及是否存在資金占用及其他可能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公開信息顯示,涂建華由于巨額債務無法清償,已被多家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至今尚未清償完畢。
此外,涂建華控制的隆鑫控股有限公司因資不抵債,目前尚處于破產重整過程中。
具體來看,2021年9月29日,“隆鑫系”13家企業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已具備破產原因但具有重整價值及重整可行性為由,向重慶破產法庭申請破產重整,并同時提出預重整申請。2022年1月30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分別裁定受理隆鑫集團、隆鑫控股等13家企業破產重整案件。目前該案仍在司法重整過程中。
涂建華曾向外界透露,隆鑫的債務爆雷來自房地產業務。一種說法是,2014年,隆鑫將地產業務出售,但相關款項一直被拖欠,成為引發其連鎖債務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此次“越權審批購買私募基金事宜”,也令外界對隆鑫系企業的破產重整產生一絲擔憂。
“董事長能繞過董事會,直接讓財務打巨額資金到私募,就可以看出其對公司控制力有多強,整合沒有那么簡單。”有投資者評論稱。
隆鑫通用表示,公司將以本次越權審批事件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公司全體董監高的責任意識,特別是董事長、管理層及關鍵崗位工作人員的規范運作意識,提高規范運作水平,保證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合法權益,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