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南華期貨聰明反被聰明誤
南華期貨近日被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處以警告,并責令深入整改,這可能對公司商譽和客戶穩定性存在不利影響,對于已經上市的南華期貨而言,相關違規行為明顯是坑人坑己,聰明反被聰明誤。
根據交易商協會9月7日發布的消息,針對南華期貨在相關國債交易中存在的安排“代持”交易、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南華期貨的相關交易行為,損害了相關委托人的權益。同時違反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
從南華期貨的違規行為來看,原本是想在業務層面耍點小聰明,沒曾想到失手遭罰。這對于經營情況一路向好的南華期貨來說,無疑是自己給自己制造麻煩。
作為為數不多的幾家上市期貨公司,南華期貨有著巨大的先發優勢。從公司層面來說,先上市就意味著更便利的融資渠道,更容易被期貨投資者認可的品牌度。再加之所處的期貨行業近幾年高質量發展,為南華期貨業績的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行業環境。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雖然南華期貨營收同比下滑7.8%,但實現歸屬凈利潤卻同比增長123.62%。
如此背景之下,南華期貨原本可以一路高歌猛進,通過提質增效,在期貨經紀業務、財富管理業務、風險管理業務、境外金融服務業務及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等主要業務上繼續發力,在期貨市場繼續做大做強,但此時卻因違規被警告,連累了公司的公信力,對公司的市場美譽度和品牌度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拖累。
在客戶的心目中,既然南華期貨能做出損害其他客戶利益的行為,自然也有可能做出損害自己利益的行為。雖然整改之后的南華期貨可能不會再次犯錯,但客戶的信任卻難以恢復,這就給南華期貨未來的吸引增量客戶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畢竟客戶在選擇相關公司的時候,信譽和美譽度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未來南華期貨想要消除不利影響,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尤其作為一家上市的期貨公司,不僅要對自己公司的期貨投資者等客戶負責,還需要同時對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民負責。其中,規范經營、不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應該堅守的一個底線。
如果在違法違規行為邊緣游走,一旦踩線被處罰,可能會對當期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利空,屆時的股價重挫對于上市公司和股民都不是好消息。
另外,在期貨公司競爭激烈的當下,任何一次違法違規行為,都可能成為拉大公司與其他公司之間競爭差距的導火索。如果成為了掉隊者,公司的股價也就缺乏了慢牛上行的動力,持股的股民更會缺乏堅守的底氣和信心。
來源: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