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布局抗HIV管線最全和上市產品最多的藥企,艾迪藥業管理層大換血引來業內關注。
艾迪藥業近期以來宣布了高層管理人員調整,包括首席財務官、副總裁等高管均“出走”。同時,公司三位新任高管將就位,他們的共同點是均有在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工作的經驗。
在公司管理團隊變動的背后是艾迪藥業面臨的業績壓力。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艾迪藥業的凈利潤連續虧損,累計虧損達到了約1.64億元。直到2023年上半年,艾迪藥業兩大主營業務人源蛋白粗品和HIV 新藥業務收入同比增加,凈利潤同比減少虧損 85.92%。
對于艾迪藥業近期高管團隊調整的原因及HIV 新藥商業化情況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艾迪藥業方,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圖片凈利潤連續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艾迪藥業是一家針對艾滋病、炎癥、腦卒中等病癥研發對癥藥品的制藥企業,公司瞄準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領域,以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探索、研發和銷售人源蛋白產品以及創新性藥物。
艾迪藥業主要業務聚焦于抗 HIV 及人源蛋白領域,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研項目 19 項,核心包括 8 個 1 類新藥和 2 個 2 類新藥;公司首款抗艾滋病 1 類創新藥艾諾韋林片已獲批上市并進入商業化階段,公司第二款抗艾滋病 1 類創新藥艾諾米替片于 2022 年 12 月獲批上市。
據艾迪藥業公告,公司董事、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審計委員會委員俞克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高級副總裁張靜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齡,提請退休并辭職。此外,公司的獨立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張長清也因個人原因在近期遞交了辭職申請。
此前,在今年8月22日,艾迪藥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傅和亮辭去公司總裁和CEO一職,但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將投入更多精力在公司的整體戰略規劃、產業布局及前沿技術探索等領域。
與此同時,艾迪藥業新的高管團隊也將上任。包括聘任張杰為公司總裁,同時擔任CEO,其曾在正大天晴制藥工作多年,還曾擔任過信達生物制藥集團(蘇州)有限公司擔任高級副總裁,2023年3月份加入艾迪藥業,升任CEO之前擔任公司的COO一職。以及聘任顧高洪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顧高洪在創新藥商業化運作、品牌建立和統籌管理等方面有多年實踐經驗,將分管公司HIV 創新藥商業化領域;聘任朱傳洪為公司財務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入或從公司內部升職的高管朱傳洪、顧高洪、張杰都曾有在正大天晴藥業集團供職的經歷。
艾迪藥業為何對管理團隊進行如此操作?過去2年半,艾迪藥業分別虧損了2999萬元、1.242億元和960萬元,累計虧損達到了約1.64億元。這樣的業績對于原有的高管團隊而言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另外,艾迪藥業2023年半年報提示,若公司出現人源蛋白粗品業務銷售規模下滑、抗 HIV 新藥無法取得預期的銷售規模或市場占有率、在研產品臨床進度不及預期或者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或公司無法有效控制運營成本及費用等情況,均可能導致公司虧損狀態持續存在或持續擴大。
誰能幫助公司止損脫困,那么就讓能者上,對于艾迪藥業而言,也不妨是一種積極的應對之策。
圖片靠HIV新藥能否翻身
隨著醫學和藥物研發創新的不斷進步,艾滋病已從一種致死性的疾病,轉變為可長期管理的慢性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也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在我國抗HIV病毒藥物市場主要以國產仿制藥為主、進口藥為輔,自主創新藥物較為稀缺。國產已上市的抗HIV創新藥共有四款,兩款來自艾迪藥業,為艾諾韋林片、艾諾米替片。
艾諾韋林于2021年6月獲批上市,10月被納入《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版》,12月即被納入醫保目錄,該產品是全新結構的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用于治療HIV-1感染初治患者。
艾諾米替片系艾迪藥業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聯單片復方抗HIV-1感染化學藥品1類新藥,于2022年12月30日獲批上市。艾諾米替片的上市,填補了國產創新成分單片復方制劑領域的空白。
艾迪藥業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HIV新藥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2496.78萬元,同比增長317.70%。艾諾韋林及艾諾米替銷售大幅增長。未來隨著HIV新藥的銷售放量,公司創新藥業務有望成為主要營收來源。
同時,艾迪藥業的抗HIV在研管線還布局了十分完整的產品矩陣,新一代抗HIV病毒整合酶抑制劑ACC017、HIV治療長效藥物ACC027等處于研發不同階段。迪藥業表示,下半年將繼續推動HIV新藥商業化進展,加強人源蛋白產品上下游合作,布局抗HIV病毒新藥及人源蛋白產品海外市場拓展,對特色普藥業務持續進行市場推廣。
人源蛋白是艾迪藥業另一主營業務,產品包括烏司他丁粗品、尤瑞克林粗品和尿激酶粗品。2023年上半年,艾迪藥業實現人源蛋白粗品收入1.72億元,同比增長323.5%。
不過,在人源蛋白業務上,艾迪藥業面臨單一客戶依賴情況較為嚴重的問題。艾迪藥業烏司他丁粗品、尤瑞克林粗品最大的下游客戶是天普生化,與天普生化簽訂的《年度采購框架合同》約定的最終采購期限及至2023年末,如果現有協議到期后公司與天普生化的合作存在不確定性,將會致使艾迪藥業該部分人源蛋白業務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另外,2023年上半年,艾迪藥業向南大藥業銷售人源蛋白粗品1.23億元,占當期艾迪藥業總體人源蛋白粗品業務收入的比重為73.21%,占總營收的52.62%。如果南大藥業自身業務經營情況出現波動進而影響采購需求,將會致使公司該部分人源蛋白業務增加不穩定因素。
除了創新研發,艾迪藥業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日前,艾迪藥業發布了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擬授予13位激勵對象限制性股票120.40萬股,包括董事、高管以及核心技術骨干。股權激勵涉及新任高管,顯示出艾迪藥業開啟全新商業化及創新研發的決心。
醫藥產業戰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內的抗HIV藥物市場規模相對海外較小,僅在30—40億元左右,受政策和市場規模制約,中國抗HIV創新藥的發展有一定的難度,諸多復雜的因素疊加,使得國產抗HIV創新藥的市場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來源:華夏時報(記者 于娜)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