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麻,欧美一区亚洲,亚洲国产精品麻豆,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企業廉潔合規監測評估平臺

返回頂部

當前位置:首頁 > 企業輿情

保薦機構“倒貼”9300萬,萬潤新能“賣在山頂”誰埋單

發布時間 : 2023-10-26 瀏覽量 : 13737

A股各主要股指震蕩尋底,IPO減速前行,新股市場的風云變幻受到各方持續關注。此前新股重要股東上市之時融券謀利,保薦機構上市前低價入股等引發市場熱議。

 

而上市剛滿一年的萬潤新能(688275.SH),因其二級市場價格最低下探至54.57元,較發行價299.88/股累計跌超81.8%,保薦機構直投持股大幅虧損的情形,同樣引發投資圈圍觀。

 

截至1023日收盤,萬潤新能報收55.79元。上市以來該股糟糕的二級市場表現,令包括主承銷商東海證券在內的一眾機構損失慘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發行時過高的定價、發行后業績光速變臉,業績和估值的“雙殺”是其股價暴跌的主要原因。

 

IPO機構追在“山頂上”

 

公開資料顯示,萬潤新能主業為生產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產品主要為磷酸鐵鋰、磷酸鐵。該股上市時,公司主承銷商東海證券共計持有153.09萬股(包括發行時獲配及余額包銷認購所得),投入資金約4.59億元。在2022年報分紅送轉股后,東海證券對該股的持股數變為226.57萬股。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即928日收盤,東海證券持倉市值降低為1.54億元。也就是說一年時間,東海證券對該股的持股浮虧就高達約3.05億元。即使算上2.12億元的保薦收入,東海證券在萬潤新能項目中浮虧約9300萬元。

 

而公開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東海證券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0.67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發行時過高的定價是該股上市后股價持續大幅下跌的最直接元兇。

 

萬潤新能發行價為299.88/股,對應市盈率為75.25倍。而彼時公司所屬行業T-3日靜態市盈率僅為19.21倍。令人更為驚訝的是,多家公募基金旗下產品當時的申報價格超過370/股。

 

一位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股在行業熱度較高時往往能獲得較高的發行估值。與萬潤新能最相關的板塊“鋰電池”及“新能源”在過去一年中均有20%以上的跌幅。該人士認為,萬潤新能上市詢價階段,其所屬行業屬于相對高位。

 

的確,從20202022年,公司下游、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36.7萬輛、352.1萬輛和688.7萬輛,2年翻了5倍;再加上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的暴漲,磷酸鐵鋰價格實現飆升,其中動力型磷酸鐵鋰價格從2021年年初的3.7/噸暴漲至2022年末的17.3/噸,2年內翻了4.7倍。

 

同期動力電池市場中磷酸鐵鋰電池的占比分別為37%52%61%,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2023年上半年該項市場占比又增至65%,已占據三分之二江山。

 

行業景氣度高漲的大背景下,萬潤新能近年業績虧損敞口逐漸縮窄并逐漸實現盈利。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2022年,公司分別錄得凈利潤273萬元、-7313.8萬元、-4302.97萬元、35309.3萬元和95389.82萬元。

 

橫向對比,同行業公司德方納米和富臨精工近年業績同樣水漲船高。從20202022年,兩家公司分別錄得凈利潤-3486.58萬元、80435.12萬元和240740.47萬元;32907.91萬元、39918.26萬元和64598.69萬元。

 

上述三家公司均在2022年底達到了企業上市后的業績峰值,而在當年上市的萬潤新能無疑賣“在山頂上”。

 

行業沖高回落,公募大舉撤離

 

萬潤新能業績在僅上市半年后即大幅縮水。通聯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錄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39億元,同比下降 269.79%

 

公司表示,業績下降系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大幅下降,以及下游客戶去庫存導致產品需求放緩,公司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產品毛利率大幅降低,同時計提存貨跌價損失所致。

 

供應端來看,碳酸鋰價格自202211月觸及60萬元/噸的高點后整體呈現下跌態勢。今年4-5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快速上漲至30萬元/噸以上,7月再次進入下行通道。

 

10月初,碳酸鋰期貨價格更是一度跌破15萬元/噸大關,最低觸及14.5萬元/噸,現貨最低價也來到16萬元/噸;觸底反彈后,一波三連漲又回升至17萬元上下,但相較今年6月階段性高點也下滑了46%

 

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疊加下游客戶去庫存導致需求放緩,磷酸鐵鋰銷售價格2023年以來也大幅下降。

 

其中磷酸鐵鋰現貨價格于2022年末突破17萬元/噸,達到相對高點位置。但2023年伊始,磷酸鐵鋰現貨價格出現“跳水”。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016日,國內磷酸鐵鋰現貨價報6.84萬元/噸,較年初的16.6萬元/噸下跌超58%

 

現貨價格“跳水”背后,是國內磷酸鐵鋰產量快速釋放、下游需求相對減弱形成的“共振”。宏源期貨發布的研報指出,今年10月,國內磷酸鐵鋰產量預計同比上升31%。但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鐵鋰下游需求端相對疲軟,截至10月,國內磷酸鐵鋰開工率為50%,較去年“幾乎滿負荷運行”有明顯縮水。而從市場預期來看,當前下游企業主動去庫存,盡可能延遲采購。

 

大環境不佳,一眾磷酸鐵鋰企業業績快速變臉。除萬潤新能外,富臨精工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錄得虧損3.23億元,德方納米則凈虧損10.44億元。

 

僅行業龍頭湖南裕能在上半年守住了正利潤,實現盈利12.4億,但也同比下降了24%

 

磷酸鐵鋰價格大幅下降,也導致各家公司存貨減值,2023年上半年湖南裕能、德方納米和萬潤新能也因此分別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5億、7.8億和4.3億。

 

事實上,磷酸鐵鋰存貨減值在上述三家公司2022年四季度財務數據已經有所體現,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均超過1.5億元。

 

行業景氣度不佳、營收持續下降、股價跌跌不休,曾經高價申購萬潤新能新股的公募機構們,如今紛紛選擇“用腳投票”,大幅減持。

 

通聯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共有357家基金公司合計持倉萬潤新能78.49萬股;但今年二季度末,持倉該股的基金公司減少至79家,持倉僅為23.42萬股。

 

109日,萬潤新能發布公告,擬回購90.91-181.82萬股。但就在同一天,萬潤新能限售股4273.16萬股將上市流通。即使這樣的“對沖”操作,也未能挽救該股的股價,當天該股重挫10.74%

 

行業繼續大幅擴張產能

 

記者統計發現,僅今年下半年,就有包括贛鋒鋰業、德方納米、湖南裕能等在內的多家鋰電材料企業宣布擴產。

 

1016日,贛鋒鋰業與安達科技達成合作協議,擬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以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造項目。

 

在稍早前的9月,德方納米宣布,公司擬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轄區內建設“年產50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項目”,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80億元。就在同一月,德方納米還披露了2023年度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募集說明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億元,其中24.5億元將投向年產11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消息則顯示,8月,天津經開區管委會與河北亨旺投資集團就新能源板塊總部項目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河北亨旺集團計劃總投資90億元,在經開區布局新能源板塊總部,并建設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基地。該基地建成后,新能源板塊可年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

 

同樣在8月,湖南裕能披露65億元定增預案,其中涉及年產32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年產7.5萬噸超長循環磷酸鐵鋰項目、年產10萬噸磷酸鐵項目、年產2萬噸碳酸鋰和8萬噸磷酸鐵的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等。

 

萬潤新能同行開足馬力積極擴產。截至20236月末,公司募投項目“宏邁高科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5萬噸產能已投產運營,湖北基地“年產10萬噸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土建部分已完工,設備正安裝調試。另外,山東濱州一期“24萬噸/年磷酸鐵鋰聯產24萬噸/年磷酸鐵”項目土建部分已完工,設備正安裝調試,該項目是公司使用20.49億超募資金投資的項目。

 

在下游需求放緩的大背景下,磷酸鐵鋰行業各路玩家仍舊在拼命擴充產能,被裹挾在其中的萬潤新能,其較IPO時超過八成的市值縮水,只能由二級市場的各路接盤者來埋單。

 

來源:第一財經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双江| 德清县| 新乡县| 红原县| 蓝山县| 九江市| 连南| 大同市| 通许县| 昆明市| 和静县| 宽城| 轮台县| 克拉玛依市| 新河县| 许昌县| 香港 | 高碑店市| 霍山县| 盖州市| 原阳县| 应用必备| 阳春市| 兴隆县| 华蓥市| 井研县| 沧州市| 兴和县| 乐平市| 通榆县| 遵义市| 盐津县| 沅陵县| 德保县| 威宁| 郑州市| 葫芦岛市| 甘肃省| 阳城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