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私募踩雷的“杭州30億量化跑路”事件,亦波及信托。
11月15日,有媒體報道稱,云南信托為踩雷上述事件的信托公司之一,“踩雷”規模或在十億級。
對此,云南信托向澎湃新聞回應稱,公司進行了排查。經核實,公司已經嚴格依照信托文件的約定全面履行了受托人職責,TOF相關產品的投資操作均遵循投資者的意愿,并按照其指定的投資顧問指令執行。后續,公司將按照信托文件約定和投資者意見采取相應措施,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不過,截至發稿前,云南信托尚未就上述報道中的金額作出回應。另有多位信托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有信托公司正在排查,并且有多家信托公司涉及上述事件。
據了解,TOF(Trust of Funds)意為基金里的信托,是指一種專門給信托產品或是基金產品投資的信托產品。
截至目前,已有華軟新動力、百瑞信托等公司分別公布聲明回應上述事件。
11月14日,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軟新動力”)發布私募基金產品相關聲明稱,截至目前,該公司管理的最終實際投資至深圳匯盛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匯盛私募”,登記編號P1061345)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因匯盛私募發生違約行為導致兌付困難。為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針對匯盛私募的重大違約行為,該公司將持續向相關基金產品的投資人進行信息披露,并針對匯盛私募以及相關環節采取法律手段,盡最大努力實現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圖片來自華軟新動力官網
11月15日,百瑞信托發布有關“杭州30億量化跑路”引發私募產品造假風波的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從未與華軟新動力、杭州匯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瑜瑤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磐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開展過任何形式的業務合作,百瑞信托歷史及存續信托產品也從未投資上述機構的任何產品。百瑞信托稱,網傳文章及圖片所述百瑞信托投資相關產品等信息均為不實信息。
圖片來自百瑞信托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App顯示,匯盛私募法定代表人為張萍,同時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持有公司90%的股份。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于7月7日由“深圳匯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匯盛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將一般經營范圍從“投資管理;受托資產管理(不得從事信托、金融資產管理、證券資產管理及其他限制項目)”變更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服務(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來源:澎湃新聞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