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商協會對債券發行嚴監管。
11月28日,山西證券被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進行自律調查,主要因為債券發行環節中涉嫌干擾發行定價。從交易商協會通報可看到,此次調查線索來源可能來自于市場機構舉報。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交易商協會對債券業務發行業務進行從嚴監管,多家金融機構的債券發行環節被啟動自律調查。而從相關罰單可看出,其中“定價”問題又是債券發行中的違規“重災區”。
又一券商被自律調查
11月28日,交易商協會公告,根據市場機構反映的信息,山西證券在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環節,涉嫌干擾發行定價,影響市場秩序。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對山西證券啟動自律調查。
Wind數據對2023年債券承銷排行的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山西證券債券承銷金額為771.17億元,證券公司中排名前三十。
健康有序的發行秩序對于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的有效發揮十分必要。
2020年以來,交易商協會持續強化發行環節的自律管理,從制度建設和紀律建設兩方面入手,加大對相關主承銷商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自律管理力度,先后發布《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規范指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簿記建檔發行工作規程》《關于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范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同時加大對債務融資工具發行過程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查處。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除了山西證券外,今年以來,交易商協會已對多家金融的債券業務發行環節啟動自律調查。
今年5月交易商協會對中國進出口銀行啟動自律調查,主要因為金融債券發行涉嫌違規。同月,交易商協會對北方國際信托、中海外鉅融、長城國瑞證券、渤海證券、國融證券等七家金融機構啟動自律調查,主要原因是因為涉嫌在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和交易環節存在違規行為。
定價問題被嚴監管
在債券發行業務中,定價是核心環節,涉及各方的關鍵利益問題。
如何規范定價問題,為此交易商協會持續出臺相關文件進行約束。據悉,今年上半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范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招標發行、簿記建檔發行、包銷業務等方面去約束發行定價不審慎、低價包銷換取市場份額、未遵循市場化原則確定利率區間等發行業務不規范現象。
交易商協會還明確稱,接受對發行人干預定價、承銷商違規等行為的舉報(投訴)。發現確有違反相關自律規定的,交易商協會將對有關機構及從業人員予以自律措施。
而在今年,交易商協會已對多家金融機構的定價問題開展自律調查,甚至開出“罰單”。
比如今年1月,興業銀行、江蘇銀行、招商銀行、廣州農商行、交通銀行均被交易商協會予以警告,其中共性問題有“多期債務融資工具的簿記建檔利率區間未在充分詢價基礎上形成,發行工作程序執行不到位、工作開展不規范”。前三家銀行還存在“低價包銷多期債務融資工具,影響了市場正常秩序”等情況。
今年4月,交易商協會稱,在日常監測工作中發現,中國工商銀行主承銷的多期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定價嚴重偏離市場合理水平,干擾了市場秩序。
今年6月,光大證券同樣被交易商協會予以警告,主要因為協會發現光大證券作為四平市城市發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主承銷商,發行定價工作未遵循公正原則,未同發行人簽署簿記建檔利率區間確認書。
今年8月,民生銀行作為主承銷商,被發現個別債項按照發行人預期或要求的利率執行包銷,發行定價市場化程度不足,同樣被予以警告。
來源:券商中國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