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販毒集團掠奪3.2噸黃金消息影響,紫金礦業今日大跌2.44%,報15.61元,成交額30.66億元;截至15:02紫金礦業港股跌3.6%,報14.44港元,成交額5.47億港元。
14日,有自媒體援引《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出,紫金礦業位于哥倫比亞的金礦遭到了名為“海灣幫”(Gulf Clan)的販毒集團的大規模掠奪,非法采掘的黃金總量高達3.2噸,價值約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億元)。這一消息迅速在資本市場引發軒然大波。
面對這一報道,紫金礦業向第一財經回應稱,非法盜采活動確實存在,但這些行為在紫金礦業2020年收購該金礦之前就已經發生。公司并不清楚非法開采的實際數量,并指出盜采者是通過打洞進入礦區,因此實際非法開采數量很難準確統計。對于網上流傳的“3噸黃金”被盜的說法,公司表示不清楚其來源。
紫金礦業董秘在接受鳳凰財經采訪時進一步表示,哥倫比亞是一個非法采礦活動非常猖獗的地區。盡管公司核心礦區仍在掌控之中,去年全年開采量超過8噸,今年也已完成任務,但礦區外圍仍存在被盜采的風險。
據《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紫金礦業在哥倫比亞的金礦長期遭受販毒集團的侵擾。這些非法礦工在“海灣幫”的控制下,大規模入侵礦區,與紫金礦業的安保人員發生沖突。公司估計,這些長達30英里的地下礦道已被非法礦工控制超過60%,去年一年公司因此損失了相當于總產量38%的黃金,約合2億美元。
紫金礦業方面還透露,自2020年公司以10億美元收購該金礦以來,販毒集團不斷擴大對礦區的控制范圍。公司首席執行官李雷忠表示,已多次向哥倫比亞政府尋求幫助,但至今收效甚微。為此,紫金礦業已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提起4.3億美元的訴訟,指控哥倫比亞當局未能履行保護企業投資的職責。
哥倫比亞國防部副部長Daniela Gomez則表示,政府沒有足夠資源清除非法礦工,并指出紫金礦業在收購礦山時已知曉非法采礦活動的存在。她強調,政府希望避免導致平民傷亡的沖突,同時描述了執法和法律程序的復雜性。
目前,紫金礦業正在通過增設安保措施、修建沙袋墻等手段來防御非法入侵者,但地下沖突仍在持續。公司估計已被迫放棄大約40噸黃金礦床,而哥倫比亞全國在去年也因此損失了約1億美元的稅收收入。這一事件不僅給紫金礦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嚴重威脅到了公司的合法運營權。未來,公司將繼續與哥倫比亞政府及相關部門合作,共同打擊非法采礦活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來源:金融界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