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11月9日,科創板上市企業華納藥廠(以下簡稱“華納藥廠”,688799)在公告中稱,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圣和”)主張公司與大連中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中信”)以專利侵權向公司索賠3075.59萬元,這個金額占到華納藥廠2021年度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之19.13%。
公司在公告稱,“最終的判決結果尚不確定,目前無法預計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
此次索賠是此前華納藥廠輸掉的侵權官司的后續。公告披露,南京圣和在今年8月份向華納藥廠和大連中信起訴索賠411萬,從11月9日的公告看,這一金額已經增加到3075.59萬元。
上市前輸掉專利侵權官司
資料顯示,南京圣和是一家集新藥研發、藥品生產和自主學術推廣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華納藥廠在官網介紹中稱,公司是一家以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制劑和中藥制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膠體果膠鉍制劑、琥珀酸亞鐵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銀杏葉制劑、多庫酯鈉片、二甲雙胍格列吡嗪片、蒙脫石散、健胃消食片等。
根據華納藥廠2021年6月2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9年8月2日,南京圣和起訴公司和大連中信已經在制造、銷售的左奧硝唑片專利侵權。
官司在2020年5月22日有了結果,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判南京圣和勝訴,華納藥廠和大連中信要賠償南京圣和80萬。
之后2021年7月13日華納藥廠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對于該案件,公司提起了上訴。
不過2021年的最后一天,公司公告稱,最高法維持了案件原判。華納藥廠已停止涉訴產品的生產、銷售,且于2021年12月30日發出《藥品召回通知》, 啟動三級召回程序,召回市場所有左奧硝唑片制劑。
目前,華納藥廠并沒有服輸,仍在向最高法提起再審,公告中稱,2022年8月,最高法民三庭受理再審申請案件。
話說兩頭,贏下兩審官司的南京圣和也開始加碼。公告中稱,華納藥廠2022年9月14日收到合肥中院的傳票,南京圣和起訴公司廠、大連中信、合肥京東方醫院,要求銷毀全部侵權產品,還要注銷藥品批準文號,撤銷招標平臺投標掛網。
南京圣和一開始的索賠金額合計是411萬,2011年11月7日華納藥廠收到的合肥中院訴訟請求變更申請書顯示,賠償已經變更為3075.59萬元。
索賠金額占凈利潤19%
被指侵權的左奧硝唑片制劑,在華納藥廠的產品中并沒有占到主導地位。
華納藥廠在招股書中曾披露,2019年度及2020年度生產并銷售的涉案產品左奧硝唑片的銷售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3.15萬元和115.18萬元,分別占公司2019年度及2020年度營業收入的0.08%和0.12%,且庫存是零。
對此,華納藥廠表示,因左奧硝唑涉及適應癥專利訴訟,因此對公司左奧硝唑相關產品的銷售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如果公司在專利糾紛中敗訴,則可能導致公司左奧硝唑片在所涉及專利2025年到期前無法繼續生產、銷售,從而影響公司左奧硝唑相關產品的產銷,將使得公司在短期內損失一個主要產品的發展機會,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提升產生負面影響。
從2021年華納藥廠的年報中看出,華納藥廠沒有再披露左奧硝唑片的銷售數據。在年報中,華納藥廠還稱,“訴訟結果將導致公司在所涉專利有效期內無法繼續生產并銷售左奧硝唑片, 訴訟結果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影響較大的或許是此次的索賠金額。
華納藥廠的公告披露,南京圣和這次起訴的涉案金額3075.59萬元,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的比例為19.13%。
2021年報披露,華納藥廠營收11.47億,同比增20.6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1.6億,同比增10.85%;扣非凈利1.41億,同比增10.9%。
2022年三季報披露,前三季度營收9.27億,同比增14.97%;扣費凈利1.07億,同比增18.03%。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