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南省期刊協會組織開展的第七屆“湖南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此次評選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升期刊主題宣傳質量和水平,服務“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新實踐。全省59家期刊出版單位報送了140篇(組)主題宣傳作品,經過評委會嚴格評選,最終40篇(組)文章入選。吳建雄教授刊登在《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5期的《推進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一文憑借其學術價值、社會影響和傳播效果脫穎而出,獲此獎項。
吳建雄教授在《推進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文中指出: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作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要部署要求,具有“確保反腐敗格局中職能責任的依法履行”“確保反腐敗法網密織及流程貫通”“確保反腐敗執法司法公平公正”的時代價值。推進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應從三個層面展開探討,并能有力回應“結構平衡說”“監察中心主義說”等學術爭議。其一,構建以監察執法為主導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結構形式,即應從反腐敗格局中的職責定位來深刻把握腐敗治理與社會治理在刑事訴訟領域的差異,深刻把握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政治邏輯。其二,明確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主體責任,該責任是建立在監察機關履行反腐敗法定職能基礎之上監察機關與審判、檢察、公安及相關執法特定機構和人員所承擔的法法銜接職責和義務。其三,完善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主要包括監察機關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中與審判機關的協調配合機制,如證據審查認定、審判信息通報配合等,以及與檢察機關的銜接機制,如重大疑難案件提前介入、案件移送等,其要旨是通過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配合制約,確保反腐敗執法司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評審專家認為,《推進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一文的突出特點一是政治敏感“強”。三中全會提出“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的重要命題,并強調“推進執紀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機銜接”。作者敏銳的領悟到這是從法治和反腐兩個維度對監察執法與刑事審判、刑事檢察、刑事偵查及相關執法活動有機銜接作出部署安排。文章從三中全會召開到成稿發表,其“時間差”不到兩個月。說明期刊高度重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研究,同時說明作者有著深厚的政理、哲理和法理基礎,能夠快速捕捉《決定》中所蘊含的重要命題,并展開有針對性的闡釋研究。
二是理論思考“深”。作者從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時代價值入手,回應法學理論界提出的“監察中心主義”等學術爭議,深入論證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五權”在社會治理領域和腐敗治理領域的關系和差異,用三中全會精神凝聚共識,在多元化的學術思潮中堅守馬克思主義的法治觀、反腐觀。這些理論思考,受到來湘考察的中國紀檢監察協會會長吳玉良的充分肯定和好評。
三是社會反響“好”。文章在期刊微信公眾號推出后閱讀量近2萬次,點贊近50次,不僅遠超同一期發表論文的反響,即便是在期刊的年度論文中亦是遙遙領先。作者運用該文,先后在第八屆“法治中國湘江論壇”、湖南省“清廉高校論壇”、江蘇省“黨內法規論壇”、貴州省“紀檢知行合一論壇”、福建省“紀檢監察學科論壇”等場合宣講該文觀點和“五權”關系,產生廣泛社會影響和宣傳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的正能量。《新華文摘》2025年第5期論點摘編欄目刊登了文章的核心觀點。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刊物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出版方向,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與政策,遵守黨和國家的宣傳工作紀律,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認真貫徹黨的“雙百”方針。雜志的多篇高質量原創精品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人民網、學習強國等轉載。據悉,吳建雄教授曾在《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刊載六篇論文,其中兩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一篇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雜志策劃的“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系列文章曾獲得首屆“湖南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吳建雄教授的《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百年實踐、內在邏輯和基本經驗》獲得第五屆“湖南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吳建雄教授的《推進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獲得第七屆“湖南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
來源:法治反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