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間,江蘇證監局公布行政處罰決定,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大華所”)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大華所及三名簽字注冊會計師合計被罰沒4132萬元。
大華所隨后發布聲明稱,因在對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期間,未能勤勉盡責,誠懇接受監管部門的處罰決定,自覺接受各監管機構、企業客戶及社會各方的監督,并按要求進行全面整改,在全所范圍內組織深刻反省。
金融界保險中心注意到,作為創立于1985年且是國內最具規模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大華所注冊會計師超1400名,常年服務客戶超萬家,服務上市公司近500家。但近年來,大華所頻繁因審計問題被監管處罰。
以今年3月廣東證監局披露的一起行政處罰決定書為例,因大華所在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盾股份”)年報審計執業中未勤勉盡責,監管部門責令其改正,并沒收業務收入333.96萬元,處以 667.92萬元罰款。
梳理發現,在該起案例中,藍盾股份子公司中經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中經電商”)通過偽造大量客戶和商戶的業務合同、業務對賬單、詢證函回函等,在自主開發的匯生活系統、EPAY系統上虛構發碼數據和消費數據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和利潤。
這其中,中經電商2018年、2019年主營業務之一便是向保險機構等客戶銷售電子券碼業務,該業務營業收入占中經電商營業收入比例兩年均超過50%,且與傳統的商務卡業務具有重大區別。大華所在實施涉保險機構客戶電子券碼收入實質性審計程序時,主要以未加蓋涉保險機構客戶公章的采購訂單作為審計證據,并實施函證等程序。但值得注意的是,大華所未就中經電商賬面記載的與涉保險機構客戶的電子券碼業務發碼金額、有效期、消費金額的真實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此外,在實施函證程序時,大華所未保持合理的職業懷疑,未對函證保持有效控制,未能關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國壽財險廣東省分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中華聯合財險廣東分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分公司(人保財險廣州市分公司)的發函地址、回函地址、回函印章等明顯異常情況,未進一步獲取審計證據消除疑慮。
而在人保財險主動向大華所致函揭發詢證函回函存在虛假印章等情形下,大華所已在走訪中清楚知悉人保財險工作人員明確否認合同及采購訂單為本人簽署,多種跡象顯示存在明顯舞弊嫌疑,大華所仍未予以充分重視,僅對該筆業務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未對保險機構業務收入追加進一步審計程序。這也最終導致大華所在為藍盾股份2018年、2019年年度報告提供審計服務后,卻均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而隨著此番被監管部門重罰,截至發稿,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宣布取消聘任大華所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有業內人士對金融界保險中心表示,這樣在頭部大型會計所上的處罰力度十分少見,但很有必要,只有這些“看門人”被罰到足夠重視,市場才可能更加晴朗。
來源: 金融界
作者:宋源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