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黨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長沙市組織部門將以新一輪黨員教育規劃為指引,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組織化、教學管理規范化、課程設計標準化、資源供給體系化、教宣平臺智能化水平,持續建強組織、鍛強隊伍,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在深化理論武裝中培根鑄魂。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這一首要政治任務,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主線貫徹始終。加強統籌施訓。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造系列課程體系,研發《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足跡感悟思想偉力》《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等課程,引導廣大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自覺做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健全“四個以學”長效機制,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與理想信念教育、黨性教育、紀律作風教育結合起來,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抓好專題輪訓。堅持“黨員缺什么補什么、發展要什么教什么”,實施分級分類專題培訓,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在落實“六類黨員”分類培訓基礎上,抓重點、破難點,探索新黨員和青年黨員、老黨員、流動黨員、黨員教育工作者四類黨員培訓,推出“追尋青年毛澤東的革命足跡”“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等教學線路。拓展線上培訓。持續豐富平臺和網絡專欄資源供給,每月發布遠教學習資源包,為各級黨組織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集中培訓、集體學習提供優質課程資源,引導黨員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
在完善培訓體系中增效賦能。黨員教育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需要統籌各方力量、協同推進,形成合力。強化要素保障。加強陣地、師資、課程等要素體系建設,不斷夯實基礎保障。構建“黨校+基地+站點”三位一體陣地體系,推動170個鄉鎮(街道)基層黨校、1652個遠教站點“微黨校”切實發揮功能,用好用活市級以上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和現場教學點,持續充實培訓陣地庫、精品課程庫、骨干師資庫和教學資源庫,推動優質課程直達一線、覆蓋基層。豐富方式方法。綜合運用講授研討、互動模擬、觀摩體驗等教學方式,深化拓展專題講堂、實踐教學等培訓方法,完善“課堂+基地”實訓模式。加強“一微一網一專欄”線上矩陣平臺一體化建設,加大原創力度,提升傳播能級。運用AI技術賦能黨員教育培訓,升級“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小程序及智能選學等功能,不斷提升教育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補齊短板弱項。常態化打造“長沙兩新學院”,提質“周末課堂”,通過“線上+線下”組織新興領域黨員參加學習教育。抓實抓常農村黨員冬春訓,開辦流動黨員“返鄉課堂”,讓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
在堅持守正創新中樹標立范。堅持與時俱進,通過創新載體方式,不斷擦亮長沙黨員教育走在前、作示范、立潮頭的鮮明標識。人人講黨課。深化“黨課開講啦”活動,結合實際開展本土“名師名課”競賽、“點亮‘長沙紅’、黨課人人講”等活動,持續擦亮“雷鋒家鄉黨員說”“‘三微’賦能助發展,學思踐悟促提升”等黨課品牌。通過基層黨組織書記每年帶頭講1次黨課、黨員領導干部定期講專題黨課,示范帶動黨員人人講微黨課。處處為課堂。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學思踐悟新思想的實踐資源作為生動教材,打造“田間課堂”“屋場課堂”“樓宇課堂”“車間課堂”等多維度、立體化學習課堂,將“冒著熱氣”的黨課送到黨員、群眾家門口。以“清水塘畔礪初心 ‘長沙紅’映新征程”為主題,在清水塘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定期開講黨的創新理論、形勢政策和黨建黨史。推出“走讀星城”系列活動,訪紅色場館、憶崢嶸歲月、聽創業故事,點燃青年黨員內心火焰。行行有榜樣。開展“尋找身邊的長沙紅”等活動,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育身邊人,利用“七一”等重要節點,宣傳推介黨員先進事跡。精心開展教育系統“先鋒故事會”、衛健系統“醫課紅心”、老干部“銀發先鋒”等主題活動,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濃厚氛圍。
在主動服務大局中彰顯擔當。堅持融入大局育隊伍、育強隊伍為大局,推動黨員教育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鍛造一支靠得住、頂得上、過得硬的先鋒隊伍。推動向“新”探索。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文化+科技”等開展專題培訓,使黨員的專業能力與高質量發展要求、新質生產力的需要更加契合。通過設立先鋒崗、崗位標兵等方式,引導黨員學在一線、干在一線。推動向難毅行。組織開展應急技能和用網管網培訓,讓黨員在急難險重一線淬火煉鋼,在網絡空間主動發聲、正確發聲。在防汛抗旱、鏟雪除冰等緊要關鍵時刻,及時發出動員令、倡議書,號召全市黨員勇作先鋒隊。推動向下扎根。圍繞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質行動,抓深做實片組鄰“三長制”,深化志愿服務、社區報道、承諾踐諾,組織引導黨員在基層治理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發光發熱。
來源:紅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