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機關承載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使命。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要深化紀檢監察基礎理論研究。2022年9月,紀檢監察學成為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這對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動紀檢監察工作法治化規范化,促進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具有重大意義。
認清學科建設的重要性。推進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現實需要,是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走好中國特色反腐敗之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培養紀檢監察人才,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從國內來講,通過專門的學科建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紀檢監察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對于縱深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把黨的自我革命和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從國際上來講,加強學科建設對于深入總結反腐敗的中國方案,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反腐敗道路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中國反腐敗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為全球反腐敗正義事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把握學科建設的政治性。作為研究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新興綜合性學科,紀檢監察學是回應時代重大需求,聚焦中國反腐敗的成功經驗和長遠發展,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反腐敗之路獨特優勢的學科。其理論體系包括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兩大支柱,概念體系則分為基礎概念與專業概念兩大板塊。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必須把握學科建設政治性,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來謀劃。做到時代有所問、實踐有所問,學科應作答。
提升學科建設的科學性。作為新興學科,紀檢監察學需運用跨學科的研究范式,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展開全方位多視角研究,實現知識的系統性整合。研究方法涵蓋調查研究、制度研究、案例研究、比較研究、歷史研究以及大數據分析研究等多元化手段。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黨校(行政學院)和科研院所開始關注和重視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湘潭大學法學學科特別是在反腐敗法、紀檢監察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較強實力和鮮明特色。2023年,湘潭大學成立紀檢監察研究院。成立一年來,研究院認真落實黨和國家學科建設的要求,充分依托和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學校的法治反腐與紀檢監察研究已結出碩果,初具影響。
面向未來,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將堅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相統一,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確立的當代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融入科研和教學之中,以堅定的政治立場、獨有的精神氣質、科學的思想方法,準確把握學科具有的鮮明政治屬性、時代特征和實踐特色,高質高效推進紀檢監察這一新興學科建設,為新時代新起點上的反腐敗斗爭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新湘評論》2024年第21期
作者:吳建雄系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湘潭大學基地研究員、湘潭大學法學學部教授、紀檢監察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