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水源(300437.SZ)發公告顯示,公司作為“被害單位”收到河南省濟源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涉案金額約3.14億元。并表示,對公司本期利潤和期后利潤的影響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鈦媒體APP了解到,“被害單位”除清水源,亦包括河南同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同生環境”),后者是前者全資子公司。
案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在2019年7月,清水源在對同生環境開展日常審計時,發現同生環境原管理層存在利用職務便利非法侵占公司利益的行為,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時間轉眼到2021年8月13日,清水源收到河南省濟源市公安局送達的《移送起訴告知書》。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濟源分院以合同詐騙、職務侵占、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罪名指控被告人,并向濟源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經依法審理,判被告人宋穎標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500萬元;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犯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50萬元。合并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并處罰金550萬元。
判被告人鐘盛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400萬元;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合并執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并處罰金400萬元。判被告人張永新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判追繳被告人宋穎標、鐘盛因合同詐騙的犯罪所得約2.99億元,退賠被害單位清水源(凍結在案的宋穎標、鐘盛名下股票1186萬股及其孽息返還清水源,上述股票以并購時人民幣每股23.02元折算價值,不足部分,繼續追繳);追繳被告人宋穎標、鐘盛因職務侵占的犯罪所得1284.65萬元,退賠被害單位同生環境。追繳背信損害清水源的違法所得200萬元,退賠被害單位同生環境。
同生環境、清源水處理這兩家子公司經營狀況如何?鈦媒體APP查閱清水源2022年年報顯示,同生環境營收約1.14億元,凈利潤約796.34萬元;清源水處理營收約15.67億元,凈利潤約1.11億元。清水源另外一家子公司是陜西安得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安得科技”),主營水質穩定劑、油田助劑等業務,去年營收約8537.38萬元,凈利潤約2574.12萬元。
從數據上可直觀看出,同生環境營收與凈利潤懸殊明顯過大,且與清源水處理相比,營收與凈利潤規模差距較大,甚至凈利潤比不過營收規模更低的安得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前述提及的同生環境案情,在2022年報告期內,清水源還因股權轉讓事項與交易對方李萬雙產生糾紛。年報顯示,清水源將持有子公司中旭環境50%的股權進行出售轉讓,與李萬雙發生糾紛后,清水源提起訴訟,截至去年年報披露,第一期、第二期股權轉讓款糾紛清水源均勝訴,進入強制執行階段。
2023年6月9日,清水源發布公告披露,收到河南省濟源市人民法院下達的《民事判決書》,判被告李萬雙支付清水源8646萬元及利息。案件受理費約23.71萬元(系減半收取),由被告李萬雙負擔。
清水源是國內專注水處理劑生產、研發、服務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具備年產27萬噸水處理劑產能。據BCC Research預測,2023年全球水處理藥劑市場規模將達到456.60億美元,年均增速6.20%。
但清水源的業績卻不如人意。2020年公司營收約12.38億元,歸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3.73億元;2021年業績扭虧,營收約16.38億元,歸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9005.73萬元;2022年再度虧損,營收約18.05億元,歸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4393.79萬元。年報顯示,作為主力軍的水處理劑及衍生產品的毛利率卻比上年同期減少7.07%,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長49.33%。
至少下降的原因,5月下旬清水源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2022年以來,隨著黃磷市場價格下降以及受俄烏戰爭影響,產品出口受阻,市場價格下降,造成去年產品毛利率持續下降,盈利能力發生了不利變化,但在2023年一季度,產品毛利率較2022年第四季度有所回升。但清水源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收凈利潤雙降,其中營收約2.69億元,歸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730.17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49.26%、90.42%。
來源:鈦媒體APP 作者:方璐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