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滄州等地一些學生家長希望將孩子轉學到河北衡水市一些教學質量更好的學校求學,少數不法分子針對學生家長的關切,收取6萬元不等的費用,包辦能辦理轉學。目前,上百名家長上當受騙,涉案金額較大,主要騙人者已被抓捕,案件警方仍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李女士:為托關系把孩子轉到“好學?!?/span>
東借西湊轉給“熟人”5.6萬元
9月10日,河北省保定市的李女士邊哭泣邊傾訴她的遭遇。她跟保定市白溝鎮一美容美發店老板娘賈某某認識,賈某某在此經營快二十年了,兩人算是熟人。
今天5月份,一次閑聊中賈某某說白溝當地教育一般,她有途徑能把孩子轉學到衡水地區的好學校,現在很多家長都來找她辦這件事。聽到對方有“門道”,李女士希望也能把孩子轉到衡水上學。
考慮到兒子已經上三年級,成績還算不錯,如果能到好學校會有更好的成績,將來改變兒子的命運,不像他們這樣艱辛勞作。再加之李女士夫妻覺得賈某某的美發店在此多年,有正經的生意,感覺比較可靠,于是決定借錢也要改變孩子的教育環境。她東借西湊將5.6萬元給賈某某。
8月底眼看要開學了,李女士在焦急中再次催賈某某,對方稱先辦低年級的學生后,再辦高年級的學生轉學事宜。賈某某還告訴她,誰家的孩子接到通知書了,誰家的孩子已辦理轉學了等消息。李女士感覺對方說得挺可信,但這些人她并不認識,她只求自家孩子早點接到衡水學校的通知書。
馬上到9月1日開學的日子,他們再次聯系賈某某,卻一直無法取得聯系。無奈之下,他們只得讓孩子到原來的學校報到。這時陸續聽到,賈某某辦的很多孩子轉學的事都黃了,衡水那邊的學校根本不知道此事。
周先生:簽包辦轉學“合同”
對方還說辦不成“倒賠1萬元”
9月11日,周先生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因為他家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在班級比較靠前,想著孩子上初中后如果到更好的學校,能提高一下他的成績,將來能考一個好的大學。于是從年初就想著給孩子辦轉學事宜。
經朋友介紹,他們也認識了賈某某。于是,他在5月29日下午交給賈某某6.9萬元,想要轉的學校是河北衡水安平縣安平中學。當時,賈某某承諾,這6.9萬元包含居住證、學籍和三年的學雜費,并稱絕對能辦成,如果辦不成,退還他們的費用,并賠償1萬元。
周先生向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提供一份雙方之間的“合同”顯示:乙方(周先生)向甲方(賈某某)中介付款金額6.9萬元整,費用包括學籍費和三年學雜費,甲方保證乙方學籍是安平中學學籍(落本校學籍),不成甲方全額退款給乙方,如果辦成不去不予退款,落款日期2023年5月29日。周先生稱,交錢之后,一直等到8月底,都沒有接到學校的通知。
期間他還看到賈某某不停發朋友圈,稱她已辦好多人的孩子轉學。周先生稱,賈某某不停在朋友圈里發些辦成轉學的內容,而他的孩子遲遲沒有接到通知書,令他全家都非常著急。
8月30日,周先生又給賈某某打電話詢問此事,她稱還要讓他們等。8月31日下午,周先生再次電話詢問時,賈某某稱,孩子上學的事辦成了,讓9月1日去報到。
9月1日,周先生跟家人帶著孩子高高興興開車前往衡水市安平中學,學校工作人員稱,根本就沒有他家孩子的名額。
受騙家長舉證:嫌疑人朋友圈
多次發布“辦成”消息
田女士家住河北省保定市雄縣龍灣鎮,她也向當地警方報了案,報案材料顯示,今年6月28日,她向賈某某經營的白溝鎮歐派美容美發用品公司轉賬5.5萬元。賈某某是河北省涿州市豆莊鄉人,微信昵稱是:楊x曦。
田女士稱,她去過賈某某店鋪里買過幾次東西,并成為賈某某的微信好友,后來賈某某經常在朋友圈發布給孩子轉學、入學到“志臻學?!钡膹V告,正好她也想把孩子轉到“志臻學?!比ィ吐撓盗速Z某某。
上當受騙家長將微信昵稱楊x曦朋友圈截圖發給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記者看到,楊x曦在7、8月份頻繁發布一些辦理轉學的信息:“目前咱們十幾個家長接到電話啦,接到告訴我一聲”“今天學校打電話,有收到電話的家長告訴我一聲”“學校、校服廠子都在如此忙碌……我就回來溜”……多達數十條跟辦理學生轉學有關的內容?,F在想來,她朋友圈里的這些所謂的辦理轉學成功的事情,都是假的。
9月12日,受害者楊先生提供的一份“上學中介合同”顯示:經過友好協商,甲(賈某某)乙(楊某某)雙方就乙方委托甲方協助辦理入學申請有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1.向乙方客觀介紹教育模式、院校概況、專業情況和研究費用等;2.受乙方的委托,甲方負責承辦乙方的預報名、入學申請、領取入學通知,指導乙方辦理入學申請的相關手續;3.提供入學通知書并及時通報乙方;4.指導乙方繳納學費、體檢、入學等手續;5.如果辦成不去,不予退款。乙方向甲方付款金額5.9萬元,甲方保證乙方學籍是安平志臻學籍,落入本校學籍,如果辦不成甲方全額退款給乙方。
一位家長稱,現在他知道的受騙家長人數已高達上百人。
警方回應:已陸續受理家長報案
案件正在偵辦中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了解到,輕信賈某某能辦理轉學衡水中小學的上當受騙人員以河北保定市為主,還涉及石家莊、滄州、雄安等地,僅目前已知家長組成的維權群里成員就達一百多人,每人涉案金額在6萬元左右。
據受害家長介紹,事發后,他們先后到衡水市和保定市相關部門反映或報案。同時,他們也有疑惑:賈某某還有沒有上線?到底涉及多少人?騙取的錢能否追回?她的上線是否跟衡水學校有關聯?
9月13日,張先生提供的一份立案決定書顯示:受理張某某被詐騙案,批準時間2023年9月4日,辦案單位是保定市公安局白溝新城分局刑事偵查大隊。
據受害家長們介紹,近幾天,他們十幾名家長已陸續收到轄區派出所的立案通知。
9月13日上午,受騙者向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提供消息稱,目前賈某某的美容美發店已關門,門口打著“出租”的字樣。她家里最近也沒有人居住。
根據受害家長提供的賈某某的聯系方式,記者多渠道聯系,均未成功。
9月1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到當地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稱,涉及的人員比較多,他們一邊對主動前來報案的人員做好筆錄,一邊也會聯系沒有來報案的人員。因為上當受騙人員多、金額大,基層派出所只做筆錄等輔助工作,案件已移交到刑警隊。
9月1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保定市白溝新城分局刑事偵查大隊,相關人員介紹,最近幾天的確在陸續受理家長舉報的賈某某等人以能辦理上學為由騙取錢財的報案,每位家長收取6萬元不等的費用。對于受害家長關心的賈某某本人,警方已將賈某某及多名主要行騙者抓捕,名下資產已凍結,對于被騙人數、涉金額等正在辦理中。因為涉及人員比較多,警方正在加班加點調查當中。
律師說法:
托人辦的事項本身不具有合法合規性
不僅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而且有可能導致財產損失
北京市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靜提醒家長,一定要警惕這類聲稱可以“包辦上學”的所謂“能人”。無論是升學還是其他事,都必須符合相關的法規及政策。如果自己托人辦的事項本身不具有合法合規性,不僅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而且有可能導致自己財產損失,對一些經濟拮據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損失難以承受。
張曉靜表示,發現被騙不要慌張,正確的做法是穩住犯罪分子并聯絡公安機關,以便民警能夠第一時間收集證據,查清案情。
針對能否通過民事訴訟索要“辦事費”問題,張曉靜介紹,該類請托付費案件審理較為復雜,一些情況下法院受理該類糾紛并以請托事項本身不符合法規政策判定相關委托合同無效,要求“受托人”返還款項。而另一些情況下法院認為由此形成的非法之債不受保護,因此不受理或者審理后駁回起訴。
來源:發現 華網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