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麻,欧美一区亚洲,亚洲国产精品麻豆,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企業廉潔合規監測評估平臺

返回頂部

當前位置:首頁 > 大咖講壇

莊德水:斬斷“影子公司”的腐敗鏈條

發布時間 : 2023-06-25 瀏覽量 : 2690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一則干部違紀違法案例,曾任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的吳開成,2008年至2009年,利用職務便利,為三亞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供幫助。郭某某作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承諾讓吳開成以虛假投資入股的方式“合作”開發項目。隨后,吳開成以他人名義注冊成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后,通過虛假出資180.899萬元的方式分別持有3個項目各10%的股份。后來,吳開成以“退股”名義安排妻子李某某將“影子公司”持有的所謂項目股份轉讓給郭某某實際控制的公司。吳開成以權力“入股”郭某某經營的公司,先后收受郭某某3400余萬元。2022年9月被海南省紀委監委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2023年4月,吳開成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

“影子公司”腐敗的實質是公共權力的市場化,公職人員隱藏其真實身份,借助非正常的政商關系,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力在經商辦企業中謀取私利或輸送利益,為官員腐敗披上合法外衣。“影子公司”腐敗有若干典型形式。一是政商合體型。一些公職人員的親友或特定關系人注冊成立公司,公職人員臺前安排親屬充當“木偶”,自己在臺后利用職務影響為企業經營活動和項目招攬站臺撐腰,為家庭和個人直接謀取腐敗利益。表面上,這些注冊的公司是合法的,但其背后的經營活動卻是公職人員的腐敗通道。在“一家兩制”的支配下,官員與商人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公職人員全家成員構成一個隱蔽的腐敗網絡。二是亦官亦商型。一些公職人員不直接出面從事企業經營活動,而是以他人代持、代開公司等方式隱藏于幕后暗中操控,利用職權為企業經營提供隱形幫助并從中獲取巨額非法利益。公職人員事實上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掌握著公共權力,另一方面掌握著公司的實質權力,公職人員在官商雙重角色中不停轉換位置,“左手轉右手”,當官與發財兩不誤。更有甚者,“影子公司”為公職人員洗白腐敗資金提供秘密通道。三是利益捆綁型。“影子公司”通過向公職人員贈送股份、扶植公職人員親屬擔任高管等方式向公職人員間接輸送利益,公職人員則與“影子公司”之間建立起穩定的利益關系,利用職權為這些企業經營提供方便。從形式上看,公職人員與公司并沒有直接關聯,但實質上公職人員可以影響到公司經營發展、人事任免等事務,以合理的政策理由為企業經營提供“特殊關照”,“定點推送”優惠政策或內部信息。

從近年查處的腐敗案件可知,“影子公司”腐敗多發生于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領域。這些領域存在著新的腐敗主體,除公職人員本人外,還有行賄主體、公職人員的親友和特定關系人以及腐敗掮客,也存在著新的腐敗形態,不再限于個體性腐敗,而是演變成集團性腐敗,不同腐敗主體結成腐敗利益同盟。更重要的是,“影子公司”腐敗往往與期權腐敗、衙內腐敗、家庭腐敗是一體的,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政商關系,破壞了市場秩序和政治生態。“影子公司”腐敗寄生于公共權力,其腐敗范圍遠遠超出了公職人員的權力邊界,權力變異為謀私的工具。

“影子公司”腐敗之所以是一種隱性腐敗,其特征在于極強的隱蔽性。隨著反腐敗的深入推進,腐敗方式和手法也不斷升級換代、更具有隱蔽性。一些公職人員為了規避法律風險,減少被查處機會,往往將權力尋租、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徇私舞弊等隱藏在合法的交易形式之下,采用他人代持、幕后操控,親友掛名、充當靠山,假借投資、攫取利益等方式輸送腐敗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腐敗手法更加隱蔽,公職人員把腐敗行為隱匿于項目決策、政策規劃、行政審批、資源交易、招標采購、監督監管等關鍵環節之中,表面合規的決策程序和審批環節淪為實施腐敗的“護身符”。企業經營與市場活動本身就比較復雜,“影子公司”腐敗行為隱匿其中,與一般腐敗相比,對腐敗行為的問題發現、監督識別、認定查辦等方面都存在挑戰,權力介入和利益輸送之間的對應關系有時難以被直接發現,這無疑加大了執紀執法難度。

針對“影子公司”腐敗問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均提出廉潔紀律和國家法規要求,明令禁止公職人員以“影子公司”方式違規從事或參與營利性活動,不得擁有非上市公司的股份或者證券,也不得為其配偶、子女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謀取利益。2022年,國家監委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起草《關于辦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瀆職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針對親友非法牟利罪等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明確追訴標準、犯罪主體、犯罪構成的認定標準等問題。中央辦公廳印發《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規定對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反禁業規定經商辦企業和以委托代持、隱名投資等形式虛假退出,以及利用職權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謀取私利等行為進行嚴肅處理。2023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針對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要求開展“穿透式”核查,懲治“影子股東”“影子公司”以及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等腐敗。這些黨紀國法和專項治理實行“雙管齊下”策略,既對公職人員提出行為規范,要求管好自己,也對公職人員的親屬提出行為規范,要求管住自己。客觀地說,當前“影子公司”腐敗治理還處于探索期,相較“影子公司”腐敗的發展態勢,治理思維、方法和機制需進一步創新。

突出具體化要求,緊盯重點人、重點事對“影子公司”腐敗開展全方位監督。在重點人方面,聚集單位主要領導干部和重點崗位公職人員,強化權力配置和運行的監督與制約,圍繞權力行使開展分析研判,及時對決策、審批實行全過程監督,杜絕權力背后的“影子”身份。在重點事方面,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緊盯“三重一大”的決策機制和流程,細化重大決策和行政審批信息公開事項和范圍,把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壓縮利益沖突的空間,構筑防范腐敗風險的“防火墻”。

突出精準化要求,要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影子公司”腐敗開展全過程識別。著眼于事前防范,探索實施信息化預警,搭建智慧監督平臺和信息預警平臺,整合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市場監督、金融稅收、財務審計、資源交易等數據資源,實時對比可疑企業的異常交易信息,綜合研判公職人員資金流水、股東身份、證券賬戶等異常信息,拓展發現問題線索來源。著眼于事中監控,全面排查腐敗風險問題,重點梳理公司的注冊地、經營地、經營范圍和合作關系,厘清關聯企業的注冊時間、經營規模、股東構成等情況,揭露幕后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還原“影子公司”利益輸送全鏈條。

突出常態化要求,建立健全全周期治理“影子公司”腐敗的制度機制。推動完善“黑名單”制度,對涉腐企業和相關人員實行信用懲戒或資格限制。完善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機制,對考察對象、后備干部、被巡視巡察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等加大重點抽查力度,將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結果納入征信范圍。推行財產實名登記和責任告知、家庭財產重大變動報告、親屬經商辦企業報備等制度,擴大報備事項范圍,加大抽查核實比例和頻次。運用正負面清單方式厘清政商關系,細化政商交往行為規范,暢通政商溝通渠道,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學習時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曲阜市| 尉氏县| 梓潼县| 龙胜| 吴忠市| 桂阳县| 阜新| 丹东市| 集安市| 福建省| 黄大仙区| 岚皋县| 彭水| 威远县| 郴州市| 大城县| 三原县| 五原县| 岳阳县| 鞍山市| 三原县| 且末县| 双鸭山市| 同仁县| 南和县| 云和县| 镇安县| 什邡市| 石渠县| 西林县| 子洲县| 招远市| 玉田县| 铁岭县| 墨竹工卡县| 吐鲁番市| 恩平市| 富锦市| 体育| 七台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