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出席金磚國家大法官論壇,在“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發展與未來”專題研討中發言。
陶凱元結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實踐,就發揮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作用,推動金磚國家法治合作提出三點意見。
一是堅持專業化路徑,提升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國際公信力。中國國際商事法庭高度重視專業化建設,制定出臺一系列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選任資深國際商事法官,受理多起影響較大、有裁判規則指引作用的案件。未來將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完善管轄機制、統一裁判規則、加強案件管理,為金磚國家高質量伙伴關系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是體現國際化特點,擴大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國際商事法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首倡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加強程序制度創新,積極參與國際法治交流合作,為國際商事判決的“全球流通”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國際商事專家委員的橋梁紐帶作用,提升中國國際商事法庭的國際影響力。
三是突出融合性特色,促進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多元化。中國國際商事法庭建立訴訟與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并首次實現和境外仲裁機構的機制銜接。未來將吸納更多有影響力的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機構加入,積極探索務實有效的訴調、訴仲對接方式,滿足當事人便捷高效低成本且多元的解紛需求。
陶凱元表示,金磚國家司法機關應深化法治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吸收人類法治文明成果,通過建設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促進共同繁榮,維護共同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主持研討。巴西聯邦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羅沙·韋伯,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經濟庭法官葉蓮娜·波利索娃,印度共和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吉夫·卡納,南非共和國金磚國家仲裁專家委員會主席林迪·恩科西·托馬斯在研討中發言。
來源:人民法院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