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著重抓好國有企業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系統整治。實踐中,如何把監督體系深度嵌入國企改革發展脈絡,以監督體系現代化推動國企治理現代化?我們采訪了三位地方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
本期嘉賓
王歌琳河南省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主任
苗成營山東省臨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熊啟然四川省雅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代主任
緊盯國企改革全流程,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
記者: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過程中,如何把監督體系有效嵌入國企改革全過程,為國企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王歌琳:河南省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主要負責聯系、監督省政府國資委和41家省管企業,截至目前,已實現對18家省管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向18家省管企業派駐監察專員。我們堅持全面系統的監督理念,緊盯國企改革全流程,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健全完善國企監督體系,以監督體系現代化推動國企治理現代化。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通過開展調查研究、督導檢查等工作,對國企改革“施工圖”做到心中有數,梳理分析國企改革中的突出問題,建立國企改革廉政風險臺賬,督促企業黨委堅決扛穩政治責任,將黨風廉政建設與國企改革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推動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堅持靶向思維、系統施治,緊盯國企改革中案發概率高的關鍵環節和重點事項,緊盯配置資源權力較大的重要崗位和關鍵人員,抓實抓細各職能部門的日常管理,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深化各監督主體協同配合,推動省管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與風控、法務、審計、巡察等部門監督的貫通協同,緊盯重點崗位、關鍵環節,全面查找廉政風險點,“一企一策”制定防范措施,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風險預警、提醒糾偏,確保改革創新不踩“紅線”,筑牢制度屏障。去年,我們全力配合省委巡視8家省管金融企業,巡前通報日常監督掌握情況以及重要問題線索處置情況,為巡視提供“靶向指引”,并跟蹤整改督導,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條審核把關整改措施,推動落實整改要求,改革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效能,推動金融企業高質量發展。
苗成營:近年來,我們錨定“城投變產投、國企更健康、改革要到位”目標要求,打出一套監督促進治理“組合拳”,為國有企業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實踐中,緊密結合市屬國企發展實際,注重整合紀檢監察監督政治優勢與出資人監管專業優勢,制定出臺《關于建立紀檢監察監督與市屬企業出資人監督貫通協調機制的意見(試行)》,明確定期會商、協同部署、信息通報、問題線索移送、成果共享等具體機制,完善紀委監委、財政、國資等部門日常監督協同模式,常態化、嵌入式開展監督。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針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紀檢監察監督與市屬企業出資人監督貫通協調機制為邏輯原點,凝聚相關職能部門監督監管合力,聯合制定國有企業問題整改閉環管理工作辦法,明確“建賬、交賬、督賬、銷賬”整改流程,運用“雙專班”模式推進。依托市國資委“國資國企在線監管信息系統”,同步嵌入開發國有企業監督貫通平臺,設置整改、監管、督改、監督子平臺,完善動態更新、檢索分析、跟蹤督辦、預警提示等功能,實現對國企問題整改全過程跟蹤、穿透式監管,督促各市屬國企將問題閉環整改融入企業生產經營,作為挽損止損、倒查責任,深化治理、促進發展的有力抓手。
熊啟然:在深化國企改革發展過程中,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層出不窮,面對新的挑戰,我們著力整合監督資源,從紀檢監察、巡察、財會等監督力量中篩選人員,組建監督人才庫,整合監督人力資源;建立統一的監督信息平臺,打破各監督主體間的數據壁壘,增強監督的協同性與穿透力。創新監督方法,紀巡審聯動,實現監督的系統集成與協同高效。探索片區協作機制,整合各派駐市管國企紀檢監察組力量,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通過協作統籌、線索統管、案件統辦,推動國企監督力量“攥指成拳”,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國有企業治理的“神經末梢”。深化系統施治,建立“黨委主辦、紀委督辦”機制,把個案整改與類案分析相結合,梳理行業性、系統性風險點,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提醒函,推動案發單位深入剖析問題根源、明確整改措施,通過閉環管理確保整改落實,同時舉一反三,建立完善權力運行制約機制,切實把監督成果轉化為企業治理效能。
結合企業類型特點,注重分層分類,有的放矢地開展監督
記者:國有企業情況不一而足,對國企的監督不能搞“一刀切”。請結合實踐談談,如何精準施策,對癥下藥,有效提升監督質效?
王歌琳:企業規模、業務類型有別,對企業的監督不能“撒胡椒面”,要結合企業行業屬性、規模大小、業務特點開展差異化精準化監督。我們根據省管企業商業類、公益類、金融類、文化類的功能定位,深入分析企業廉潔風險點、違紀違法特點,找出共性和個性問題,開展“點穴式”監督。對于參與市場競爭的商業類企業,把監督重點放在合規經營、重大投資和并購重組戰略決策制定、經營業績、財務數據、項目招標投標等方面,嚴懲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違規決策、“靠企吃企”、利益輸送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對于公益類企業,把監督重點放在政策執行、成本核算與價格機制、服務質效等方面,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讓國有資本真正惠及民生。對于金融類企業,將監督重點放在合規經營、資金投向、關聯交易、風險防控等方面以及對職業經理人的監督,嚴厲打擊擅權妄為、違規操作、數據造假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推動金融企業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對于文化類企業,把監督重點放在意識形態導向、項目投資、政策宣傳和執行上,嚴肅查處對黨的文化方針政策陽奉陰違、執行打折扣搞變通,盲目投資脫離主流價值、背離文化公益屬性的項目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確保國有文化資產安全高效運行。
苗成營:國有企業規模層級各不相同、主責主業各有特色,我們堅持靶向發力,既深入剖析國企業務特性與層級架構,精準識別廉政風險,又根據企業類型、規模差異,量身定制監督方案,不斷提升監督針對性、有效性。一方面,區分企業特點類型,分類監督。針對20家市屬企業,創新“一企一策”清單式監督模式,企業照單履職,紀委、出資人照單監督。比如,對于重組整合的企業,重點關注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對于新組建的企業,首先注重推動完善制度,健全內控體系;對于體量大、層級多、規模大的企業,從制度規范運行、干部選拔任用上發力;對于項目多、資金量大的企業,從審批決策程序、合規合法審查上突破;對于金融類企業,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區分層級規模,分層監督。去年以來,我們牽頭開展全市國有企業“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其中,2024年重點抓好20家市屬國企本部層面治理,抓主抓重,有效壓實市屬國企黨委主體責任;2025年重點向權屬企業拓展、向縣區國企延伸,督促市屬國企將重點權屬企業納入“小切口”治理,加強對縣區國企整改整治情況的監督指導,逐級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著力解決基層存在的監管薄弱、責任虛化等問題。
熊啟然:我們堅持系統思維和精準理念,把監督真正嵌入國企改革發展全過程。分層級開展監督,緊盯市屬國企總部“關鍵少數”,聚焦貫徹上級部署、重大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選人用人等核心權力運行,綜合日常監督、派駐監督、專項巡察,嚴防“決策腐敗”。壓實市屬國企下屬子公司集團監管責任,緊盯工程招投標、物資采購、市場營銷等核心業務,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強過程監督,切實斬斷利益鏈。分領域聚焦風險,針對金融類企業要穿透監管信貸、投資、不良資產處置,嚴防金融風險;對工程建筑類企業緊盯招投標、勞務分包、物資采購等環節,嚴懲“靠企吃企”;對公共服務類企業聚焦服務質效、資源配置以及惠民政策落實等情況,嚴查克扣侵占;對科技類企業關注科研經費管理、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運用等環節,嚴防“跑冒滴漏”。分機制形成閉環,用好“靶向式”監督,將監督嵌入重大決策程序、關鍵業務流程,把風險堵在決策前、流程中;抓實協同式監督,打破信息壁壘,推動各類監督力量信息共享、措施協同;強化閉環式監督,對監督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注重剖析根源,推動完善制度,形成“發現問題—查辦案件—推動治理—促進發展”的監督閉環。
深化監督數字化轉型,以精準監督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記者:數字化是提升監督精準性和穿透力的關鍵。如何不斷推動監督數字化轉型,提升監督質效,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王歌琳:我們積極探索智慧監督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技術拓展監督手段,整合各類監督數據資源,實現監督工作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警”轉變。省紀委監委駐中原銀行紀檢監察組將大數據信息技術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搭建廉政監督智慧平臺,打通駐在企業自助報銷、電子化采購等業務系統,制定疑點數據提取規則。例如,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建立包括供應商管理、集中采購、財務報銷、公務用車、公務招待等業務領域的17個監督模型,對公車節假日出行、節假日招待、頻繁列支招待費等異常數據自動形成疑點信息并分配核查任務,形成前置監督關口,大大提高監督效率,嚴格約束黨員干部的公務行為。河南投資集團紀委、監察專員辦按照“數據為基、場景牽引”原則,建設“智慧紀檢”數字化平臺,其貫通財務、審計、工程、人力等核心業務數據,涵蓋工作動態、紀檢監督、廉政教育、執紀問責、協同監督、隊伍建設、專業培訓等,有效提高監督水平。
苗成營:我們結合市域情況,積極推動監督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監督質效。搭建數據模型,全面梳理采集市屬企業資產資源交易和物資購銷項目,圍繞“招投標—實施—結算”“采購—驗收—付款”“需求—履約—成果”“資產—合同—租金”等主線,區分“可疑項目”和“重點復核項目”,關聯匹配12345工單信息,精準發現問題線索。同時,統籌提煉全市面上共性突出問題,建賬反饋,納入國企問題閉環整改動態管理。針對國企領域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比較集中、發現和查處難度大等問題,緊盯重點項目、責任人員,深化運用“云工作站”大數據辦案平臺,實現對被審查調查對象綜合畫像,為案件辦理提供精準方向指引。順應采購全流程電子化要求,推動國有企業轉變傳統線下采購交易模式,督促統一搭建臨沂市陽光采購服務平臺,減少人為干預,防范采購風險;設置監督賬號,配備電子監察室,從源頭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尋租腐敗。
熊啟然:我們結合國企產業鏈條長、資金密集度高、關聯交易復雜、權力尋租空間大等實際,梳理國企在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重點監督領域問題,歸納廉潔風險點和違規行權典型特征,有針對性地創建大數據監督模型,對海量數據進行匯集、篩選與分析,通過比對落實偏差看政策標準,比對歷年數據看經營問題,通過同類行業比較看自身異常,切實將數據“聚起來”“用起來”,精準定位問題,實現“主動防”。利用片區協作優勢,建立“室組地企”辦案模式,使用大數據分析、電子數據勘驗等信息化手段,助力案件突破。推動籌建財務監管中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和招采交易監管中心,對國企招投標全流程、經營流水數據進行實時動態監測,緊盯社會反響大、管理難的問題精準發力,切實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記者:李張光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