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同濟堂的股民索賠案訴訟時效將在2023年4月28日到期,受損股民可盡快加入維權。”4月23日,張晏維律師向雷達財經表示。
在今年3月24日,證監會發布了2022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其中9起涉信披違法違規,同濟堂案赫然在列。
此前在2022年4月11日,同濟堂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決定書》(【2022】17 號)。
經查明,該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2018年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及管理費用,導致2016年至2018年虛增利潤總額分別為6.8億元、9.2億元、8.3億元;同濟堂《2019年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其他業務收入3.8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3.86億元。
同時,同濟堂未及時披露及未在2016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關聯交易;同濟堂未如實披露公司募集資金存放及實際使用情況;同濟堂未及時披露且未在《2018年年度報告》《2019年年度報告》中按規定披露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擔保及重大訴訟的有關事項。
2016年至2019年,同濟堂累計虛增收入211.21億元。
基于上述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對同濟堂責令整改、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對實際控制人張美華、李青夫婦給予警告,并合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對同濟堂時任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魏軍橋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同時,證監會還對張美華、李青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魏軍橋采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對此,張晏維律師表示,企業的營業額不應該靠數據篡改,而是靠整個團隊的勤勉與努力去創造,同濟堂構成虛假陳述。凡是在2017年4月22日至2020年4月27日買入同濟堂(600090),并在2020年4月27日收盤持有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以報名參加索賠。報名請關注公號“雷助吧”(雷助碼:88)參與,獲賠前無任何費用。
天眼查顯示,同濟堂成立于1993年,注冊資本14.4億元,公司是一家以藥品、器械為主要經營產品,以醫療機構、批發企業、零售藥店為主要客戶對象,并為客戶提供信息、物流等各項增值服務的企業。
2022年7月7日,同濟堂正式從上交所退市。摘牌后的同濟堂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兩網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塊掛牌轉讓,目前總市值約4.46億元。
來源:雷達財經 文 楊洋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