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坐鎮長沙西部,志在“建成省會副中心、挺進全國前十強”,而金洲鎮作為東進融城的“橋頭堡”更是將搶抓“強省會”戰略機遇。如果東能·西麓郡這個爛尾項目長期在寧鄉存在,在寧鄉融城的橋頭堡金洲鎮存在,勢必將會對寧鄉建成省會副中心的戰略目標造成影響。一個爛尾樓問題都得不到解決,又如何讓其他的投資者和購房者充滿信心地在寧鄉投資安家興業呢?
日前,長沙市寧鄉東能西麓郡業主向《陳勇評論》發來一份《停貸告知書及銀行監管賬戶信息公開書》吁請關注。
這份發給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行的停貸告知書稱,寧鄉市金洲鎮“東能西麓郡”項目購房業主先后于2017年至2018年陸續從長沙銀河置業有限公司采取按揭貸款方式購買了“東能西麓郡”商品房,購房合同約定交房時間為2019年6月30日,迄今項目交房已逾期超過三年。
由于有關部門缺乏必要的監管和有效的應對措施,自業主購房時起該項目一直處于停工狀態,給廣大業主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告知書稱:
“就無法如期交房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與開發商保持經常的交涉,另一方面則依法通過多種渠道,持續向各級人民政府職能部門和監管銀行反映情況,如實表達合理訴求,然而,遺憾的是,至今我們仍沒有見到有關部門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和解決問題的時間表。
同時,我們還了解到購房資金已經進入監管賬戶,但購房資金‘專款專用’政策的執行情況不明,銀行監管信息亦拒不向我們披露。目前,離房屋交付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八個月之久,在窮盡了各種途徑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問題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住房建設資金動向不能依法獲知,距離問題解決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我們只得被迫采取自認為有效的手段,以避免自身權益損害的擴大。”
為了核實情況,《陳勇評論》前往寧鄉進行實地調查。發現二期住宅小區主體建筑已經基本完工,但是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均沒有達到交付的條件。而一期有部分業主住在沒有任何物業服務的住宅之中。
東能西麓郡雜草叢生的大門和業主場所
據了解,東能·西麓郡項目位于寧鄉市金洲鎮龍橋村,系四川銀河投資集團投資開發建設,將在湖南發展的首個城鄉統籌項目落地在關山、龍橋區域,并于2010年4月28日與寧鄉縣人民政府正式簽訂了《寧鄉縣金洲鎮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建設項目合作合同書》。同時,在寧鄉縣注冊成立了“長沙銀河置業有限公司”,全面負責金洲國際社區的開發建設和龍橋村村民集居點的代建。
2018年7月30日,湖南日報新媒體平臺《新湖南》的一則新聞報道中,是這樣描述這個項目的:
“關山緊鄰長沙,距離長沙市政府半小時車程不到,風景秀美,也吸引了各大地產集團進駐。東能集團邀請國內頂級大師傾力打造千畝宜居高級小區大盤-東能·西麓郡,身畔八曲河,環境幽雅、景色迷人,并花重金打造2公里林蔭大道、300畝濕地公園、10萬㎡關山體育公園,是湘江新區屈指可數的高檔住宅小區。眾多高檔小區、民宿的興起,為關山奠定了人居、旅居的基調。”
東能·西麓郡的業主們說,正是當地政府、媒體、開發商這些充滿誘惑力的描述,使得他們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購買了這里的高級住宅小區,準備過上他們向往的生活,但是沒想到卻爛尾三年,常常為此憂慮不已。
《陳勇評論》注意到,項目開發商長沙銀河置業有限公司2018年致寧鄉市委市政府的一份相關請求報告中載明:
由于當時寧鄉縣委縣政府急于引進該公司前來參與城鄉統籌建設,為了突破用地指標限制,在國土資源部相關領導視察與調研后,同意寧鄉政府采用一種用地模式先行先試的做法,即采用“建設用地+流轉用地”的模式作為一種城鄉統籌先行先試的改革。根據原簽合同約定,寧鄉縣政府分三期提供土地6000畝,其中建設用地1500畝,流轉用地4500畝。
長沙銀河置業有限公司稱,該項用地“先行先試”改革在突破土地指標限制上有其積極意義,但也存在因不能解決農民社保問題的瑕疵,故遭到失地村民的抵制。
2010年9月5日,寧鄉縣金洲鄉龍橋村拆遷村民在紅網“百姓呼聲”發帖稱:“今年5月6日至5月15日,僅僅10天內,在沒有任何征地公告,沒有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將所有劃在線內的老百姓房屋進行征收,每平方房屋為1800元左右(包括人頭費5000元/每人和其他補償全部在內),并且還要自建過渡棚。那張所謂的“拆遷合同”更是沒有影子了。現在很多村民就擔心,流轉租金找誰要?憑我們這些人要得到嗎?”
正因為拆遷村民對補償方案不滿意,當地村民對項目進行阻工,不僅導致東能·西麓郡一期一區業主購房后無法裝修入住,二區已售房屋無法按期交房,三區不能進場清表、放線及施工建設,該公司擬投資500萬元在園區中央打造的關山生態體育運動公園也全面停工。因村民阻工造成項目建設長期停滯,致使開發、銷售周期拉長,并導致其賬務、管理、銷售成本成倍增大。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項目建設長期不能復工,客戶普遍擔心爛尾,購買意愿低迷,所有房源只能廉價出售,導致銷售收入難以達到預期。長沙銀河置業有限公司至少還需要支付5000萬元解決一期564畝流轉用地拆遷村民的訴求與遺留問題。而財務、成本核算已出現巨大虧損。
2015年下半年,由于銀河投資集團出現重大資金問題,為避免項目爛尾,由湖南東能集團全面接手項目開發建設。
湖南東能集團接手后,曾與寧鄉市金洲鎮黨委政府多次商談并報請寧鄉市委市政府同意,為了盡快解決當地村民的訴求問題,同意出資將一期開發用地中564畝流轉用地全部改為“只征不轉”用地模式,并多次調規。
為了平衡開發成本,寧鄉市政府同意二期建設用地調增至400畝(含原已獲批準的135畝)。拆遷征地掛牌前夕,東能公司請求采用介于“市場與協議”之間尋求平衡的方式,合理確定二期400畝建設用地掛牌起始價格。但后來不了了之。
屋漏偏逢連夜雨。湖南東能集團長沙銀河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后來又因刑事犯罪入獄服刑,該項目再度停擺至今。并且該項目建設銀行的監管資金賬戶被浦發銀行凍結,房款流向不明。
今年9月2日,寧鄉市集中化解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回復業主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東能西麓郡項目遺留問題的處理,已將該樓盤列入重點遺留問題樓盤,但因項目情況復雜,投入資金大,招商引資工作進展不是很順利。
但是,業主們對這樣的回復并不滿意。他們認為,開發商東能集團公司己經不具備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唯有政府出面,將東能·西麓郡納入寧鄉市保交房整體統籌之中,在已經籌資1.5億元的基礎上再籌集5000萬元資金,將項目建設完成。
如果政府不出面處理,將影響當地政府形象,影響社會穩定,影響當地招商引資大局。業主們希望參考附近類似項目的解決思路,確保基礎設施完工,交付給業主一個良好的家園。
為此,《陳勇評論》和項目所在地、寧鄉市金洲鎮黨委書記王軍進行了當面溝通。王軍說請業主們相信他,鎮里面已經向寧鄉市領導匯報了相關解決問題的方案,將在今年年底解決完畢。至于鎮里面拿出了什么樣的解決方案,王軍也沒有向《陳勇評論》詳細說明。
《陳勇評論》認為,寧鄉縣委縣政府當年為了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工作進度,在用地政策上進行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建設用地+流轉用地”的模式推動招商引資,進行房地產開發,從而改善當地人居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這個初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先行先試的過程中,當時的寧鄉縣政府對失地農民的安置補償及生活出路安排并沒有完全到位,這就為東能·西麓郡及周邊其他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埋下了隱患。失地農民的阻攔施工成為東能·西麓郡難以按照項目規劃時間表推進并最終喪失建設和開發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失地農民的權益和購房業主的權益都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對此,寧鄉市政府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
用地試點和改革,是當時的寧鄉縣政府推動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也是被當時靈活的用地改革政策和較低的用地價格吸引過來的。那么,試點和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遺留問題理所當然地要由政府來買單,而不能由無辜的業主來承擔。業主們已經向寧鄉市政府繳納了購房契稅,享受了稅收紅利的政府有責任解決業主們的問題。
因此,《陳勇評論》認為,寧鄉市政府應當把東能·西麓郡項目列入保交樓的重點項目,而不是根本不在此名錄之中。
實際上,東能·西麓郡項目二期已經完成了主體施工,剩下的是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保交樓問題相對簡單,應當成為寧鄉市委市政府的優先解決事項。
寧鄉坐鎮長沙西部,志在“建成省會副中心、挺進全國前十強”,而金洲鎮作為東進融城的“橋頭堡”更是將搶抓“強省會”戰略機遇。如果東能·西麓郡這個爛尾項目長期在寧鄉存在,在寧鄉融城的橋頭堡金洲鎮存在,勢必將會對寧鄉建成省會副中心的戰略目標造成影響。一個爛尾樓問題都得不到解決,又如何讓其他的投資者和購房者充滿信心地在寧鄉投資安家興業呢?
《陳勇評論》對此將繼續予以關注。
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企業廉潔合規監測評估平臺為民網受權發布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