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一場“與輝同行”的直播中,談到了“問界”等商標轉讓的原因。他表示:“問界這個品牌現在以很低的價格就給了賽力斯,(這是)因為國家法規要求,品牌商和生產商必須合一,這個品牌必須由生產廠商擁有,所以我們把四個‘界’都轉給了車廠。”
余承東還表示,華為對問界投入很大,這一品牌至少值上百億元以上。“而且連AITO這個名字已經都轉過去了,以AI開頭的4個字母品牌在全球注冊是很難的,是個非常好的名字。”
在談到轉讓“問界”商標的話題時,余承東還意外曝光了鴻蒙智行的第四界為“尊界”,而不是此前傳言的“傲界”。至此,鴻蒙智行四界分別為問界、智界、享界、尊界。
此前報道,7月2日晚間,賽力斯公告宣布收購華為持有的已注冊或申請中的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收購價款合計25億元。
據評估報告顯示,華為目前持有的與本次交易相關的無形資產市場價值為102.33億元,但是賽力斯購買價格僅為2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華為第一次轉讓商標。一直以來,選擇使用智選車模式與華為合作的車企有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四家,他們與華為分別合作了問界、智界、享界、傲界四個品牌。如果加上5月底和6月初轉讓的享界和智界,近兩個月來,華為已經剝離了三項與整車業務有關的商標。
在問界商標歸賽力斯所有后,賽力斯與華為是否會“割袍斷義”是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對此,賽力斯與華為共同回應稱,雙方會深化合作關系。華為表示,將繼續支持賽力斯造好問界、賣好問界。
賽力斯是華為智選車模式下合作的第一家車企,在2021年與華為合作之前,2020年賽力斯SF5全年銷量僅為732輛。與華為牽手之后,賽力斯旗下汽車銷量一路爬坡,2022年達到了7.5萬輛的銷量,2023年達到15.18萬輛,成為增長最快的智能電動車品牌之一。
今年一季度,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5萬輛,同比增長374.77%。賽力斯更是首次實現了扭虧為盈,一季度營收為265.61億元,同比增長421.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億元,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1.5%。
在“與輝同行”直播間,余承東還表示,“很多人黑華為的智能駕駛,但實際上從綜合能力來看,我們還是仍然對得起銳意向前四個字,這是因為我們一些技術和研發的投入,還有我們對方向的把握,沒走錯誤的方向,走了正確的路。”
余承東還談到,“自己進華為也是偶然的機會,當時華為還僅是200人左右的小公司。如果我家境比較好的話,我估計在中國航空航天領域可能現在成為某一個領域的總師,我想應該是有希望的,我當時的夢想就是成為總師。只是華為團隊越來越大,需要人做管理者。”
來源:讀創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