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蠟筆小新食品(01262)公告,集團預計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將錄得銷售總額約4.94億元及虧損凈額約人民幣4270萬元,同比增虧。
蠟筆小新食品表示,董事局認為,銷售總額增加主要是由于零食連鎖便利店及通過電商渠道的銷售增加。而虧損凈額增加主要由于通過零食連鎖便利店及電商渠道的銷售比例上升導致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該等渠道每次交付的數量較少,但須集團服務提供商及物流員工提供更高頻率的物流服務。此外,集團的電商渠道也產生更多的廣告及推廣開支。
公開資料顯示,蠟筆小新(福建)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生產果凍、布丁、糖果、飲料、休閑熟食、速食等休閑食品。2011年12月,蠟筆小新休閑食品集團正式掛牌登陸香港聯交所,成為首個登陸資本市場的晉江食品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央視“3·15”晚會曾曝光蠟筆小新食品等企業的上游供應商使用制革廢料加工生產“毒明膠”。
此后自2015年起,蠟筆小新食品連年虧損,2015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3.38億元、-6.02億元、-2.89億元、-1.8億元、-1.7億元、-2940萬元、-6520萬元、-7530萬元、-7890萬元。
業績持續低迷的同時,蠟筆小新食品接連出售資產“回血”。2017年財報顯示,蠟筆小新食品當年出售了安徽生產廠房利樂飲料生產線的物業、廠房及設備;2019年5月,蠟筆小新食品集公告,擬以1.8億元出售福建閑置物業;2020年7月,蠟筆小新食品公告,擬2.88億元出售天津新技術產業一塊地和工業大樓。
2022年9月,蠟筆小新再被曝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發現,蠟筆小新(福建)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青梅果肉果凍、麥麗素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爆漿曲奇小丸子3批次產品鈉超標。
二級市場上,蠟筆小新食品股價在2014年曾創下60.70港元/股的巔峰值。此后,其股價一路暴跌,截至發稿報1.45港元/股,總市值3.167億港元。
來源:讀創財經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