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間,深圳市廣道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道數字”或“公司”)發布關于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
▲廣道數字公告截圖
公告稱,公司于2024年12月4日當晚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在北京證券交易所官方信息披露平臺(www.bse.cn)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近日,有媒體報道北交所上市公司廣道數字涉嫌詢證函造假,以及應收賬款和經營活動現金流等方面問題,引發市場和監管層關注。12月3日,北交所火速對該公司下發問詢函。
▲北交所公告截圖
問詢函披露,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管理部關注到個別媒體報道廣道數字存在以下情況:
一、關于詢證函造假。
媒體報道稱,廣道數字于年審期間,安排公司工作人員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虛假收件電話,快遞寄出后,由公司派人線下攔截詢證函,私自加蓋假公章后,再寄回給會計師事務所,由此完成造假閉環。
對此,北交所要求公司就上述報道內容進行核實,說明是否存在攔截詢證函、私蓋公章、編制虛假詢證函等情況;請年審會計師說明年審函證發出方式、收回方式及控制過程,是否存在回函金額不符的情況,回函是否存在可疑情形,是否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二、關于應收賬款。
報道稱,2018年至2022年,廣道數字應收賬款余額持續上漲,2022年底達到38263.07萬元,較2018年底上漲25541.97萬元。2018年至2022年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逐年上升,處于較高水平,在2022年達到125.12%。2022年底,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末應收賬款總余額的比例在99%以上。
北交所要求公司結合項目周期、信用政策及實際結算周期等,說明期末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的原因及合理性;結合歷史壞賬、期后回款等情況,說明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三、關于經營活動現金流。
2018年至2022年間,廣道數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波動較大,分別為-1190.64萬元、-262.14萬元、2566.15萬元、-891.45萬元、1021.10萬元。對此,北交所要求公司結合收入實現及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等,說明近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波動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同時,北交所要求公司及保薦機構、年審會計師就上述問題作出書面說明。
公開資料顯示,廣道數字成立于2003年,2016年11月25日掛牌新三板,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聚焦于城市公共安全數字管理領域,從事該領域內大數據智能化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公共安全治理數字化、軍工智能數字化、企業數字化。
最新財報披露,廣道數字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15億元,同比下降45.48%;歸母凈利潤為-2344.69萬元,同比下降157.31%,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按單季度來看,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76.82萬元,同比下降70.61%,環比下降50.07%;歸母凈利潤-2202.24萬元,同比下降176.22%,環比下降316.80%。這已是公司連續四個季度凈利潤出現負增長。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