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受賄行賄,很多人誤以為只有“公務員”“事業編”等國家工作人員才可能觸及,殊不知公司、企業員工等非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收受他人“回扣”“好處費”等,也將受到法律處罰。近日,江西省婺源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案,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依法判處被告人陳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
被告人陳某某系江西婺源某公司員工,在任職工長助理、采購員、采購助理等崗位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先后收取業務往來公司“好處費”共計50余萬元。另查明,陳某某在公安機關初查時,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并主動退繳贓款20余萬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陳某某作為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50余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其行為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綜合陳某某具有自首、初犯、退繳全部贓款、取得被害單位諒解、認罪認罰等量刑情節,依法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對陳某某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
■法官提醒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屬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的一種。
我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作為利益和資源相對集中的公司企業的“高地”崗位,往往是職務犯罪案件發生的密集地。據此,法官溫馨提示,公司企業需健全內控機制,實施重點崗位常態化輪崗交流,通過內外監督聯動,增強涉企反腐工作合力。作為公司企業員工,務必守住本心,拒絕權錢交易,秉持廉潔嚴明的從業基本準則。
來源:人民法院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