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勢。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面做好開局之年的醫改工作,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在醫改路上,許多地方在改革創新上蹚路向前,在真抓實干上爭做表率,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大做文章。“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互學互鑒、互促互進的改革氛圍日臻濃厚,全國醫改正以燎原之勢不斷深入開展。
致力于搭平臺、促共識、廣合作的2023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中國衛生發展會議于近日召開。會上,醫改領域相關專家、多個省份衛生健康委的相關負責人及多個地市政府的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了主題交流分享。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祝益民發言內容如下:
近年來,湖南省為進一步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不斷創新實踐,提出卓越服務理念,構建卓越服務體系,全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卓越服務“湖南模式”。2022年,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印發《關于開展醫院卓越服務有關意見的通知》《湖南省醫院卓越服務評價指標(試行)》,要求醫院建立患者綜合服務中心,推進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預約診療、門診和住院等一體化服務,形成公立醫院醫防融合的服務新模式,醫療服務改善成效顯著。
建立卓越服務評價指標體系。醫院卓越服務評價指標包含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29個、三級指標90個,4個一級指標分別為卓越管理、卓越醫療、卓越護理、卓越人文,覆蓋卓越服務各個方面,形成了符合湖南省實際并具有指導意義的指標體系。
建立卓越服務實施體系。推動粗放式管理轉變為精細化管理,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制度設計,理順各項服務流程,真正體現患者至上的理念。
一是卓越管理,實現患者安全。湖南省各家醫院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堅持黨建與服務融合、行政服務臨床、后勤保障醫療、醫技為患者服務的服務理念,以落實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為基礎,以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為指引,強化患者管理及質量控制,提升急診急救能力,提升數據應用水平,實現患者十大安全目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二是卓越醫療,實現診療有效。充分發揮現代科技作用,對接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領域前沿科技,瞄準再生醫學、人工智能、3D打印等,鼓勵新技術、新項目應用。以“技術+管理+服務”的組合,建立多學科協作的整合醫學模式。在醫療機構強化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每年開展不同層面的十大新技術評選。以委省共建區域醫療中心為抓手,打造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立一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邊界醫療中心,不斷強化醫療能力,讓診療更有效。
三是卓越護理,實現患者舒適。構建“患者/家屬—責任護士—責任組長—護士長—護理部”五級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體系,對醫院護理質量控制做到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相結合,明確職責,形成人人參與的全方位質量管理模式。在個性化服務方面,持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持續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進一步滿足群眾的護理服務需求,患者或家屬對護士的滿意度達到98.62%。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護理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湖南省可提供老年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總數為17254家(不含村衛生室)。
四是重視卓越人文,實現服務滿意。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員工素養;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形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醫院先進文化。倡導醫療機構開展人文醫院建設,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實施全時段預約診療,推行“一站式”服務,維護患者權益。
建立卓越服務評價方法體系。一是做好醫院自評工作。各醫療機構制定卓越服務工作手冊,定期開展醫院卓越服務自評,查找問題和不足,不斷完善醫院精細化管理機制與服務模式。二是強化市州監督責任。各市州衛生行政部門安排專人負責卓越服務工作的銜接與協調工作,將評價評估作為提升醫療機構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契機,充分利用評價評估結果,組織醫院定期研究討論卓越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制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支持保障措施。三是申請省級驗收。經單位自評、市州復核,達到卓越服務示范標準的醫療機構,可申請省級驗收,驗收結果與等級醫院評審、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創建等掛鉤。
今年年初,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研究確定60家醫院為省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示范性醫院建設單位和培育單位。通過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進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來源:中國衛生雜志